云霞育儿网

咸阳召开“十四五”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商务、国资、市场监管亮出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各界新闻网讯(记者韩永国)7月16日,咸阳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打硬仗求突破决战决胜‘十四五’迈出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更大步伐”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咸阳市商务局、国资委、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领域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成效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商务局:消费外贸双轮驱动电子商务便民服务协同发展

咸阳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崔恒介绍,近年来,市商务局深化开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提振消费和外贸拓展两场硬仗,推动商贸流通转型升级,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商务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400亿元,是2020年的1.7倍,总量位居全省第2位,增速达8%,居全省第4位;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123.6亿元,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今年1-6月,全市限上单位消费品网报零售额同比增长12.3%,位居全省第4位;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53.01亿元,位居全省第2位。

咸阳创新打造消费品以旧换新“咸阳模式”,涵盖汽车、家电等5大领域,累计撬动消费超32亿元,相关经验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同时,围绕“享美好生活”“向新提质增效”等主题,年均举办消费促进活动100余场次,投放消费券3000万元以上,“跟着美食游陕西”“淳化荞面饸饹文化旅游消费季”等活动广受欢迎。此外,咸阳已成功举办三届陕西面食大会,并荣获“国际面食之都”称号。

咸阳大力实施“数商兴农”工程,10个县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武功县获评二次激励县项目,累计争取扶持资金1.9亿元。目前,全市电商服务网点覆盖率达98.24%,电商企业达1419家。依托本地特色资源,咸阳培育了“咸阳马栏红”“武功小子”“醴泉御果”等多个区域公用品牌,助力农产品上行。

咸阳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推动海外仓建设,创新“特色产业+跨境电商”模式,武功县成功创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同时,加快开发区建设,形成“2+13”格局,包括1个国家级高新区、6个省级高新区、7个省级经开区及2个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率先在全省实现省级开发区县域全覆盖。

国资委:深化改革强化监管国企发展提质增效

咸阳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简玉峰介绍,“十四五”以来,市国资委聚焦国资监管、国企改革、风险防范等重点任务,推动市属企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4年底,市属企业资产总额达1498.39亿元,所有者权益455.99亿元,较“十三五”末均增长32.58%。2021-2024年,市属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51亿元,上缴税费31.55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02.76亿元,研发投入18.45亿元。

咸阳先后完成供热、物业管理、医疗健康、电子装备4类企业的专业化整合重组,涉及企业108户,清理退出5户,组建了市供热集团、医疗健康集团、城市物业管理集团、如意电子集团。通过亏损企业治理,33户企业扭亏为盈,16户企业减亏,累计减亏7541万元。此外,计划3年内减少企业户数103户,压缩管理层级至4级,目前已清理退出12户。

市国资委指导企业争取化债资金45.7亿元,完成非标债务置换40.51亿元。2024-2025年连续开展国资监管审计,推动问题整改,防范经营风险。

“十四五”期间,市属企业围绕全市“16+8+3”产业链布局,实施重点项目55个,完成投资228.88亿元,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较“十三五”末增长43.23%。同时,6个央企在咸项目完成投资48.01亿元,其中2个已投产。2021年以来,市属企业累计为职工群众办实事670件,办结“12315平台”事项1545项,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市场监管局:严守“四大安全”底线护航高质量发展

咸阳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宁表示,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以“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为主线,全力保障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

全市5500名干部包保食品生产经营主体4.6万家,整改问题1.1万个。开展食用植物油、网络订餐、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专项整治,立案查处案件209起,罚没126.82万元,销毁不合格食品20.7吨,货值970万元。

推进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检查医疗机构84家,抽检药品161批次,合格率97.4%。立案查处“两品一械”案件63起,罚没84万元,移交公安机关犯罪线索1起。

开展电动自行车、化肥、电线电缆等专项整治,抽查产品281批次,查处案件18起,没收不合格电动自行车6辆,查封过期化肥15.11吨。

咸阳正以“打硬仗、求突破”的奋进姿态,推动商务、国资国企、市场监管等领域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和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