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得人心者得天下吗?未必。窦建德在河北起事初期,深得民心。他善待百姓,宽待俘虏,俘

得人心者得天下吗?未必。窦建德在河北起事初期,深得民心。他善待百姓,宽待俘虏,俘获唐朝将领徐世勣、同安长公主后悉数放回。投降的隋朝将士可自由选择,走的人还发路费。 河北的老百姓那会儿提起窦建德,都竖着大拇指。这人出身农户,自己穿粗布衣裳,吃糙米饭,家里连件像样的绸缎都没有。他管着那么大的地盘,却从不许手下兵丁骚扰百姓,谁要是敢抢农户一个窝头,当场就按军法处置。有回他的亲侄子仗着身份,强占了村里的一块好地,窦建德知道后,当着全村人的面把侄子打了四十军棍,还逼着他把地还给原主,自个儿蹲在田埂上跟农户赔了半天不是。 那会儿河北遭了好几年灾,隋朝官府只顾着搜刮,地里的庄稼烂在田里没人管。窦建德来了,先开仓放粮,又组织人修水渠,还规定农户只需交三成收成,剩下的全留着自家用。有老人记得,他刚占了河间府那阵,冬天雪下得特别大,城里有户人家孩子冻得快不行了,窦建德听说后,把自己身上的棉袄脱下来让人送去,自己裹着件旧棉袍在帐里批文书,冻得直搓手。 可就是这么个受百姓待见的人,在大事上却总透着股“软”劲儿。徐世勣那会儿在他手下当差,窦建德把他当亲兄弟看,连自己的粮草库都让他管着。后来徐世勣偷偷跑回唐朝,有人劝窦建德杀了他留在河北的爹,窦建德却说:“他走是各为其主,爹有啥错?”不仅没杀,还好吃好喝供着,直到徐世勣再也没回来,才把老人送回了老家。 到了武德四年,洛阳的王世充被李世民围着打,派人来求窦建德帮忙。手下谋士都劝他:“王世充这人刻薄寡恩,跟他联手没好处,不如坐山观虎斗,等他们两败俱伤再出手。”窦建德却摇头,觉得“都是反隋的弟兄,见死不救说不过去”,硬是带着十万大军往洛阳赶。 这一去就钻进了李世民的圈套。大军走到虎牢关,被李世民的几千精兵拦住。窦建德手下的将领提议绕路偷袭长安,逼李世民回援,他却觉得“堂堂义军,哪能玩这种诡计”,非要跟李世民正面硬拼。僵持了一个多月,士兵们又累又饿,窦建德心急,下令全军出击。李世民早就在山谷里设好了埋伏,等窦建德的队伍走进包围圈,一声令下,唐军从两边山上冲下来,窦建德的人马瞬间乱成一锅粥。 他自己骑着马想冲出去,却被一支冷箭射中胳膊,摔在地上当了俘虏。押到洛阳城下时,王世充在城楼上看见他,当场就瘫了,没过几天就开城投降。 窦建德被押回长安处死的消息传到河北,老百姓哭了好几天。沧州有个老汉,带着儿子千里迢迢赶到长安,就为了给窦建德上炷香,路上被唐军拦住,老汉说:“俺们那儿三年没见过官老爷下乡抢东西,都是托窦公的福,俺得给他磕个头。” 后来河北民间偷偷给窦建德立了庙,逢年过节都有人去祭拜。可细想起来,他败就败在太讲“仁义”。乱世里争天下,光有民心不够,还得有手腕,有决断。对敌人的宽容,有时候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光想着顾全脸面,往往会掉进别人挖好的坑。 李世民后来当了皇帝,路过河北时,听说当地百姓还惦记着窦建德,叹了口气说:“建德治民有恩,可惜不懂为君之道。”这句话,或许道破了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另一面——得民心是根基,可怎么守住民心,怎么用民心换天下,从来都不是件简单事。 据《旧唐书·窦建德传》《新唐书·窦建德列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