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98年,香港,贺龙之子贺鹏飞,看四下没人,闪身冲进一间商人办公室 ,凑到那人

1998年,香港,贺龙之子贺鹏飞,看四下没人,闪身冲进一间商人办公室 ,凑到那人耳边,压低声音说:“我看上了一件大家伙,得你掏钱帮忙买!” 贺鹏飞,贺龙元帅之子,生于1940年代,成长于新中国初期的部队大院。童年时,他常翻阅父亲书房里的舰船资料,迷恋那些线条复杂的图纸。贺龙戎马一生,参与创建海军的经历深刻影响了他。青年时期,贺鹏飞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刻苦钻研,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他进入海军,从基层干起,逐步参与舰艇研发。1992年,他升任海军副司令员,负责装备建设,多次实地考察舰船,查阅技术报告到深夜,致力于推动海军现代化。1990年代,苏联解体,乌克兰继承的“瓦良格”号航母面临拍卖,他敏锐抓住这一机遇,力促购买。 1998年夏,香港中环一栋写字楼,贺鹏飞找到商人徐增平,提出购买“瓦良格”号的计划。这艘航母是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舰艇,建造进度达68%,因苏联解体停工,被乌克兰低价处理。贺鹏飞深知航母对海军的战略价值,决心以民间名义规避国际阻力。徐增平以澳门创律公司名义参与竞标,表面称改建为海上娱乐设施。1998年3月19日,徐增平在乌克兰基辅拍卖会上,以2000万美元拍下航母及40吨设计图纸。竞标现场,来自日本、韩国等国的代表竞相举牌,气氛紧张。徐增平举牌时,场内一片寂静,最终成功中标。 资金筹措异常艰难。徐增平抵押个人资产,仍不足以支付全款。1998年7月,他联系北京泰信达公司董事长吴巍,商定合作。泰信达通过多次转账,共提供2.3亿元人民币。华夏证券公司董事长邵淳也加入,提供资金支持,但要求创律公司转让49%股份。1998年9月12日,双方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泰信达出资2940万元,持股49%。1999年2月,乌克兰突然宣布公开拍卖,徐增平紧急返回基辅,与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洛夫谈判,确认2000万美元价格包含图纸。4月,乌方要求支付800万美元尾款及500万美元滞纳金和靠港费,徐增平四处奔走筹钱。 运输过程更为棘手。1999年7月,“瓦良格”号在拖船牵引下离开黑海造船厂,驶向博斯普鲁斯海峡。土耳其以安全为由禁止通过,称航母体积过大可能影响航道。贺鹏飞协调国内资源,徐增平则在伊斯坦布尔与土耳其官员反复交涉。2001年8月,土耳其提出20项条件,包括10亿美元风险保证金。双方逐条磋商,承诺经济补偿和技术支持。 2001年11月1日,航母通过海峡,途中遭遇爱琴海风暴,钢缆断裂,舰体在暗礁间漂流数小时,水手紧急抢修。2002年3月3日,“瓦良格”号抵达大连港,码头工人忙碌检查舰体。 改装工作随即展开。2002年3月4日,“瓦良格”号停靠大连港,贺鹏飞组织专家团队研究船体结构。船厂内,工程师们围绕图纸展开讨论,电焊火花四溅。改装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动力系统需全新设计,甲板需加装滑跃装置。贺鹏飞多次亲赴现场,检查进度,协调资源。2005年,改装进入关键阶段,他因病住院,仍通过电话关注项目。遗憾的是,他未能见证2012年9月25日“瓦良格”号以“辽宁舰”身份入列海军。贺鹏飞于2001年3月28日因心脏病去世,享年55岁。“辽宁舰”服役后,成为海军训练平台,舰载机起降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海军现代化迈出关键一步。 贺鹏飞的努力为中国航母事业奠基。他的远见与坚持,让中国从无到有拥有航母,海军实力逐步提升。他的名字与“辽宁舰”一同载入史册,激励后人追逐海洋强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