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7月14日,特朗普宣布了50天之内如果达不成和平协议,俄罗斯将面对100%的关税

7月14日,特朗普宣布了50天之内如果达不成和平协议,俄罗斯将面对100%的关税。 2025年7月14日,特朗普抛出一枚重磅炸弹:如果俄乌在50天内谈不拢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祭出100%的关税。表面看是冲着俄罗斯去的,实际上剑指中国、印度等买俄罗斯油气的国家。这招二级关税能有多大杀伤力? 特朗普的行事风格向来是大手大脚,喜欢极限施压。他在贸易谈判上尤其擅长用关税当武器,2018年对中国的301条款关税,2020年对欧盟的钢铝关税,都是他的手笔。每次谈判,他都先放狠话,再看对方反应,逼着对手坐到谈判桌前。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他多次公开表示,美国不该为这场战争掏腰包。2025年,他上台没多久,就把矛头对准俄罗斯,试图用经济手段逼俄乌谈判。他的逻辑很简单:掐住俄罗斯的钱袋子,战争就得停。这种策略在他第一任期就用过,比如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制裁,效果有好有坏,但每次都能搅得市场天翻地覆。 2025年7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宫宣布了一项重磅政策:如果俄罗斯在50天内不能和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购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国家征收100%的二级关税。 这不是直接冲着俄罗斯去的,而是瞄准中国、印度、土耳其、巴西这些俄罗斯能源的大买家。所谓二级关税,就是不直接对俄罗斯产品下手,而是对跟俄罗斯做生意的国家加税,逼他们放弃俄罗斯的油气资源。 这招的狠处在于,俄罗斯的财政收入有40%以上靠能源出口,一旦买家被吓跑,俄罗斯经济就得吃大亏。特朗普3月份就用过类似招数,对委内瑞拉的石油买家加了25%的二级关税,结果委内瑞拉的出口量应声下跌。这次针对俄罗斯的100%关税,力度翻了四倍,摆明了是要把俄罗斯逼到墙角。 当天,全球市场立马炸了锅。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期货价格一天涨了5%,伦敦的布伦特原油也跟着晃荡。中国的能源企业紧急开会,评估对俄采购的风险,印度那边也开始盘算对策。 俄罗斯的反应倒是不慌不忙,克里姆林宫的发言人表示,美俄贸易量小得可怜,关税影响不大。他们还提到,俄罗斯早把能源出口重心转向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占了石油出口的六成以上。欧洲国家对特朗普的做法拍手叫好,他们一直嚷嚷着,只要中国不买俄罗斯的油,战争早就结束了。但这话听着有点双标,印度买俄罗斯油气的时候,欧洲怎么没吭声?市场分析人士开始猜,特朗普会不会给印度开后门,毕竟美印关系这几年走得近。 特朗普的50天期限像个紧箍咒,把俄乌谈判推到聚光灯下。乌克兰这边希望借着美国的压力让俄罗斯让步,但俄罗斯态度强硬,坚持要保留部分领土控制权。双方在谈判桌上你来我往,进展却慢得像蜗牛。 白宫的顾问团队加班加点,盯着俄乌的每一次接触,财政部和商务部已经开始拟定关税细则,列出可能受影响的中国和印度企业名单。市场的不确定性让全球供应链绷紧了弦,亚洲港口的油轮排起长队,欧洲的超市货架上食品价格悄悄上涨。 50天期限还没到,全球的博弈已经白热化。中国外交部表态,中俄能源合作是市场行为,不受外来干涉。印度低调应对,外交部长和美国大使私下会面,试图争取豁免。土耳其直接开怼,称美国的关税是经济霸凌。俄乌谈判的僵局还在持续,乌克兰要求俄罗斯完全撤军,俄罗斯则寸土不让。全球市场继续动荡,原油价格像坐过山车,能源企业忙着囤货,防着供应中断。美国的参议院里,议员们吵得不可开交,有人担心关税会让通胀雪上加霜,消费者得掏更多钱买汽油和食品。最高法院那边也蠢蠢欲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又要被质疑“越权”。 特朗普的这步棋,表面上是冲着俄乌冲突去的,实际上牵动了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的神经。他要是能逼出和平协议,就能给自己脸上贴金,宣称是外交胜利;要是谈崩了,他也能把锅甩给俄罗斯,顺手推高关税,兑现竞选时的强硬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