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92年,俄罗斯公开绝密档案,曝光了抗美援朝被掩藏42年的真相。原来抗美援朝还

1992年,俄罗斯公开绝密档案,曝光了抗美援朝被掩藏42年的真相。原来抗美援朝还有这么一段久久不为人知的一段故事,上世纪90年代,一份苏联绝密档案被公开,揭开了掩盖42年的真相,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朝鲜半岛硝烟四起。朝鲜人民军起初势如破竹,但美国迅速纠集联合国军,以压倒性优势反扑,朝鲜岌岌可危。 金日成向苏联求援,斯大林却不愿直接卷入与美国的正面冲突,担心冷战升级为全球大战。 档案揭露,苏联在战争初期就向中国和朝鲜输送了大量军事物资。从东北的安东到朝鲜前线,成批的苏式装备源源不断运抵,T-34坦克的轰鸣声震慑敌军,喀秋莎火箭炮的火光划破夜空,米格-15战斗机的呼啸让美军空袭不再肆无忌惮。 1951年,苏联进一步加大援助力度,提供了数百架米格-15战斗机,并附带技术支持,帮助中国迅速组建起自己的空军力量。 苏联空军也以志愿身份悄然参战。他们驻扎在中国东北,驾驶米格-15在鸭绿江上空的米格走廊与美军展开激战。 为了掩盖身份,飞行员穿上志愿军军装,飞机涂上中国标志,甚至在无线电中用中文喊话。 这种隐身作战,帮助守住了中朝后方的生命线,也让美军投鼠忌器,不敢轻易越过鸭绿江轰炸中国本土。 苏联还在中国境内部署了防空部队,保护东北、华北等战略要地免受美军空袭,上海、沈阳的天空因此多了几分安全感。 在外交场上,苏联也为中国撑腰。面对美国在联合国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苏联代表据理力争,力推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发声。 1950年,伍修权在安理会上慷慨陈词,控诉美国侵略台湾的罪行,背后离不开苏联的外交支持。 此外,苏联还带头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与中国签订贸易协定,1950年至1953年间,中苏贸易额从30%飙升至56.3%,为中国提供了急需的物资和工业基础。 然而,苏联的援助并非无私。档案显示,部分装备需中国支付费用,甚至有些是老旧库存,斯大林的小算盘打得响亮。 他希望通过朝鲜战争牵制美国,削弱其在欧洲的压力,同时试探美国在亚洲的底线。这种借刀杀人的策略,让苏联既支持了盟友,又避免了直接冲突的风险。 如果说苏联的支援是幕后推手,那么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牺牲则是抗美援朝的主旋律。1950年10月,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肩负着保家卫国的使命,迎战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 那时的志愿军,装备简陋,棉衣单薄,面对美军的飞机大炮,靠的是血肉之躯和钢铁般的意志。 上甘岭战役是志愿军精神的缩影。1952年,志愿军在弹丸之地与美军鏖战43天,阵地几易其手,炮火将山头削低了两米。 志愿军战士用生命守住每一寸土地,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刺刀折断了就用石头,最终将美军的攻势化为乌有。 战后,美国军方不得不承认:“中国士兵是一支可怕的力量。”志愿军的顽强,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名,也让世界重新审视这个新生的东方大国。 志愿军的贡献远不止战场上的胜利。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安全,遏制了美军对东北边境的威胁,保住了国家的工业命脉。 志愿军的牺牲为国内建设争取了宝贵的和平时间。战争期间,全国人民在抗美援朝运动的感召下,生产热情高涨,工农业生产在1952年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启动奠定了基础。 志愿军还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赢得了尊严。战前,西方列强视中国为东亚病夫,但志愿军的英勇表现让世界刮目相看。 1953年,纽约《世界电讯报》称赞志愿军已成为一支强大的第一流军队。这种国际声望的提升,为中国在后来的万隆会议、联合国席位恢复等外交活动中争取了主动。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也是一场重塑民族精神与国际格局的破局之战。它打破了美国在东亚的扩张野心,改变了冷战初期两大阵营的力量对比。 志愿军的胜利削弱了美国的力量,迫使其在欧洲减少军事部署,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创造了条件。这场战争激励了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从埃及到越南,反殖民的浪潮席卷全球。 对中国人民而言,抗美援朝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战前的恐美情绪被志愿军的胜利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敢于斗争的勇气和追求富强的志气。 正如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当你悠闲散步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这种幸福,是志愿军用生命换来的,是中华民族重新站起来的底气。 1992年的档案解密,我们看到了苏联在抗美援朝中的隐秘贡献,但更让我们敬佩的是志愿军的无畏牺牲。 信息来源:澎湃政务.「党建治学」齐德学:中苏同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