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高温下的中欧班列“点灯人”

连日来,西安持续高温,清晨的阳光已带着灼人的热度。7月15日,西安国际港站股道间的空气被晒得微微发烫,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供电段国际港电力工区的“点灯人”们,已挎着工具包在股道间穿梭——他们要趁着气温尚未达到警戒值的时段,完成灯桥检修任务,为中欧班列夜间通行守护好“眼睛”。

作为中欧班列(西安)的始发站,这里昼夜不息吞吐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站场内4座灯桥、上千盏投光灯是保障夜间作业的关键设备。高温天气下,灯具、电缆更易因持续高温出现故障,必须及时排查。“最近天热,咱们调整了作业时间,赶在清晨和傍晚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干,避开正午高温时段。”工长冯杰一边检查工具,一边给大伙分发藿香正气水,“安全第一,防暑措施也得做到位。”

9时许,作业开始。仰头望去,22米高的钢架灯桥在阳光下泛着刺眼的光,钢桥表面温度已达到50℃。冯杰率先登上梯子,早已磨出厚厚茧子的大手抓着扶梯向上攀爬,“现在这温度,我这隔着手套爬梯子都烫手,不过咱们提前把活儿规划好,趁这会儿气温还没到顶,抓紧把2号灯桥的故障处理完。”青工张犇跟着上桥,为了避免烫伤,他特意在手套里垫了一层毛巾,可刚触到灯罩就猛地缩回手:“好家伙,比锅盖还烫!”豆大的汗珠砸在滚烫的钢架上,瞬间汽化。“现在比前段时间热多了,不过段里给咱们配了防暑降温包,有冰袖、降温贴,还有充足的凉白开,每隔一段时间就轮换着下来歇会儿。”张犇边说边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26岁的侯善杰正在灯桥上作业,安全带将他牢牢固定在钢架上。他正专注地更换投光灯,额头上的汗珠滑进眼睛里,他也只是使劲眨了眨,继续手上的活儿。“高温天灯具容易出问题,这些故障的灯得尽快换下来,这样晚上才能有充足的照明。”安装灯具底座、固定电源线……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在侯善杰的手中,旧灯缓缓拆解,新灯稳稳吊起。当侯善杰拧完最后一颗固定螺丝,直起身擦汗时,恰好一列满载着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从不远处驶过,侯善杰望着班列远去的方向,摩挲着刚换好的投光灯外壳,想起刚来工区时第一次爬22米高的灯桥时腿直打颤,每天作业后胳膊酸腿也疼,总觉得这活儿又苦又险。这时,冯杰调试完设备递给他一瓶水:“歇会儿,看这趟班列跑得稳当不?”侯善杰接过水喝了一口,抹了把汗笑道:“师傅,你看咱们修好了这些灯,班列夜里走起来肯定踏实。比起刚来工区的时候,现在再干这活儿,心里头敞亮,再热再累也值了!”

正午时分,气温逐渐升高,作业人员按照计划撤下灯桥,到休息室休整。休息室里的空调凉风习习,桌上摆着绿豆汤和西瓜。冯杰看着监测仪上不断攀升的气温,说:“下午咱们等气温降点再接着干,高温作业,既要保证设备安全,更要保证大伙的身体不出问题。”傍晚,随着最后一盏投光灯调试完毕,灯桥在暮色中亮起明亮的光。这群“点灯人”的工装早已被汗水浸透又晒干,留下一道道盐渍,但看着灯光照亮穿梭如织的中欧班列,他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在持续高温的考验下,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职工们用责任与坚守保障着设备安全,让中欧班列在热浪中依然能够顺畅通行,驶向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