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封神演义中妖王的本相及结局: 1、孔宣——本像是一只目细冠红孔雀,独门神通五色神

封神演义中妖王的本相及结局: 1、孔宣——本像是一只目细冠红孔雀,独门神通五色神光无物不收,金鸡岭被准提道人降伏,成为西方孔雀大明王。 2、羽翼仙——本像是大鹏金翅雕,双翅有扇干四海之水的威能,但因中燃灯道人之计吃下108颗念珠,被他收为门人。 3、龟灵圣母——本像是炎帝时期得道的母乌龟,通天教主的亲传弟子,万仙阵中被中接引道人被其以念珠降伏,又被蚊虫吸干,而且并未封神。 4、乌云仙——本像是金须鳌鱼,万仙阵中准提道人将他降服,又命水火童子以六根清静竹将他钓到了西方八德池。 5、虬首仙——本像是青毛狮子,万仙阵中元始天尊给文殊广法天尊盘古旛将他降服,收为了坐骑。 如果你细看《封神演义》,会发现里面有不少妖怪,不是小妖那种打酱油的角色,而是真正在神仙之间掀起波澜的大妖王。他们不是那种披着皮毛耍个法术的路人甲,而是真正有来历、有修为、有战力的大能级存在。 有意思的是,他们最后的归宿并不是死得轰轰烈烈,而是被“收编”进了另外的体系。封神台都没他们什么事,有的甚至成了佛门的人。 孔宣的戏份不多,但出场就惊艳。 他是殷商金鸡岭的守将,本体是“目细冠红”的孔雀,说白了就是一只红冠孔雀,不过这不是普通鸟。他的母亲是凤凰,正经神禽血统。孔宣是先天神鸟中最晚诞生的,也是唯一能修炼成人形的孔雀。他的五色神光,是天地之间极少数能“收人、收物、收魂”的大神通,威力极大,基本是遇神杀神。 在《封神演义》第97回,杨戬、哪吒、陆压、燃灯、李靖这些一线战力都轮番上阵,全败。他们兵器、法宝被刷得干干净净,基本毫无还手之力。最后姜子牙只好挂出“免战牌”,这是整个小说中唯一一次正面承认“我们打不过”。 五色神光其实是五行法则的极致体现,青黄赤白黑五色,分别对应木土火金水,所有神魔妖人都脱不了五行掌控。所以孔宣的攻击,理论上无解。对比《西游记》里青牛精的金刚琢,也就只有那种天外之宝才能与之匹敌。 他的结局是什么呢?是被西方教(佛教前身)的准提道人收为门人。七宝妙树一出,压过了五色神光,孔宣被收服。之后他就成了“孔雀大明王”,继续修行。这个设定跟佛教经典《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孔雀明王对应,后者同样是由孔雀得道成佛。 羽翼仙出场次数不多,他是大鹏金翅雕转世,是和凤凰、孔雀齐名的神鸟,神话体系中最能飞、最强速度的一类。大鹏一扇翅膀能卷动四海之水,是天地间公认的顶级妖族血统。 在《封神演义》中,他是燃灯道人为了应对孔宣而召唤的“帮手”。当时燃灯吃了孔宣不少亏,于是想办法把羽翼仙“借”出来应战。不过羽翼仙虽然本体强悍,但他一心要吞食天地间神力,以此突破瓶颈。燃灯看出他的贪心,用计骗他吃下自己炼制的108颗念珠,说这可以助他飞升,结果羽翼仙被镇压,被收为门人。 佛门讲究渡化,这种“以利诱之”再收为弟子的套路,在《西游记》里也不少见。 龟灵圣母是通天教主的嫡传弟子,资历深,在“截教”里属于长老级别。她的本体是一只母龟,早在炎帝时代就已经得道,是远古神龟中的一员。她的修为在普通仙人之上,但性格偏温和,没有那么多争强好胜之心。 万仙阵一战中,西方教派的接引道人(也就是佛教中的如来原型之一)出手,用念珠将她困住,本来没什么大碍,结果被燃灯道人放出的蚊道人(也称血神子)吸尽精血,死得凄惨。 她是五人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封神、也没有被渡化的妖王。死得也最惨。 乌云仙是水族出身,本体是金须鳌鱼。在封神中的设定类似“妖族水军统领”,战力不俗,攻击方式是借水控雷,跟东海龙族一类的神兽有些相似。但他不是正统龙族,而是鳌鱼,这类生物从古籍中看,多半是妖族分支。 他出现在万仙阵中,跟截教同进退,最后被准提道人收服。降伏他的不是法宝,而是象征佛门清净的六根清净竹,钓他到了“八德池”——这是佛门圣地之一,代表渡化后的归属。跟孔宣、羽翼仙不同,乌云仙并没有什么高光时刻,也没有表现出超强神通,但能被准提钓走,也说明他身上有佛性、有可渡之机。 虬首仙是青毛狮子,妖族里很罕见的一类——不属于龙、不属虎,而是狮子。这种设定在佛教体系里其实是常见的,比如文殊菩萨的坐骑就是狮子。《封神演义》中正是元始天尊将他降伏,然后赐给文殊广法天尊当坐骑。 他是五人中唯一一个被“人仙系统”收编的妖王——也就是说,他不是转入佛门,而是被道教收编。 五位妖王,各有来历,但他们的命运最终都不是简单的“战死”或“逃逸”,而是被“安排”到了不同的道统中。这里面反映的,是整个《封神演义》的深层结构。 它不仅是一次神魔大战,也是一场“旧体系向新体系”的交接。商纣败亡,道教立势,佛门初显,截教衰落。妖王们的归宿,其实就是这场体系更替下的“人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