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三亚 三亚于我,是刻在时光里的温暖印记。从本世纪初开始,每年奔赴这座南海小城成了习惯,而这份牵绊,最初源于家中老人对温暖的执着——他们畏寒,那年坐着"夕阳红"专列初抵三亚,便被海风吹散了所有关于寒冬的记忆,从此把家安在了这片热带土地上。 二十多年前的三亚,迎宾路是当之无愧的门面。那时公司年会总选在这儿,车过迎宾路,两旁的椰树在风中舒展枝叶,像在为远道而来的人引路,终点多是亚龙湾的酒店。2002年的热带风光至今清晰:蓝得发脆的天,踩上去发烫的沙滩,还有夜晚沙滩烧烤架上滋滋作响的螃蟹,蟹黄混着海风的咸鲜,成了刻在味蕾里的符号。 第一次在三亚过年,是在市政府旁的出租房里。一百五十多平的三室两厅,月租1500元,在当时不算便宜——要知道,那时海景房房价才3000元一平米,其它的房子800元左右/平方米就能拿下。过年时超市少得可怜,解放路的超市被返乡和度假的人抢空,货架空荡荡的,倒成了那年最鲜活的年味儿注脚。 二十多年过去,三亚的脚步不算迅猛,却在不经意间换了模样。曾经空旷的迎宾路如今车流不息,亚龙湾之外又添了海棠湾的繁华,超市早已遍地开花,房价翻了几番,城市建设越来越好。但每当海风吹过,带着熟悉的咸湿与暖意,便知这座城始终没变——它依然用阳光和海浪,收纳着每一个眷恋温暖的灵魂,包括我,和那些年在出租房里共度的、简单却滚烫的时光。 以前很少在淡季去三亚,无法感受5-8月的三亚,印象中这个期间天气炎热的不得了,这次来三亚刚好一个月啦,没想到颠覆了我的认知!在全国甚至全球都在遭受极端高温天气煎熬的时期,三亚这边独好,26-32度稳定的温度范围,80%左右的湿度,在小风习习的树荫下,毫无盛夏的感觉,十分惬意! 你可能想不到,未来三亚能成为避寒和避暑的天堂,因为那里有大海的陪伴和无与伦比的空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