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中国又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2025年7月7日报道,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中

中国又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2025年7月7日报道,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中国又加紧了另外一出口,而这个比稀土还要命。 这次盯上的是石墨电极,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比稀土还关键。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实际应用中。美国匹兹堡有家特种钢厂,炼航空级高强度钢材时,炉内温度需要稳定在 1600℃以上,而维持这一温度全依赖炉顶那根中国产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该厂厂长马克・威尔逊最近一直处于焦虑中,以前从中国订货 45 天就能到货,现在供应商表示排期需要 3 个月,库存最多只能维持到下个月。 这种着急上火的情况,在全世界都能见到。德国鲁尔区的蒂森克虏伯钢铁厂,为了保证奔驰电动车电池外壳用钢的生产,管理层没办法,从土耳其中间商手里花了原价 1.8 倍的钱买了批石墨电极,拆开一看,产地写着 “中国山东”。日本丰田在北海道的钢铁基地,工程师试着用自家产的石墨电极替换进口的,结果断了三次,炼钢都中断了,最后还是换回了中国货。 之所以会这样,根本原因是中国在石墨电极生产上的绝对优势。全球 70% 的石墨电极都是中国造的,就拿方大炭素来说,他们一家一年能产 15 万吨,比印度全国的总产量还多两成。2024 年中国出口的 30 万吨石墨电极里,美国买了 18%,欧盟 23%,日本 15%,这些数字能清楚看出各国工业对中国供应链有多依赖。 美国的反应最直接。美国钢铁协会 6 月发的紧急报告里说,国内的石墨电极库存只剩 18 天的量了,是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的。俄亥俄州有家中小型钢铁厂,为了保住给波音的订单,专门派采购总监常驻上海,就为了能优先拿到货。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能源部突然拨了 2 亿美元,资助本土企业研发石墨电极生产技术,可行业里的分析师都说:“中国企业在提纯技术上,至少比美国领先 8 年。” 日本的麻烦直接影响到了汽车产业。丰田汽车供应链管理部透露,因为石墨电极不够,新能源汽车专用钢板的产能降了 12%,雷克萨斯纯电车型得等 6 个月才能交车。为了应急,日本 JFE 钢铁跟中国宝武集团签了个特殊协议,用高纯度铁矿石换石墨电极,这种以物换物的方式,在现在全球化的时代可不多见。 欧盟的应对显得有点仓促。欧盟委员会 7 月初推出的《工业应急法案》里,第一次把石墨电极放进 “战略储备清单”,要求成员国到 2027 年得储备够 90 天用的量。可德国最大的钢铁企业萨尔茨吉特算过一笔账,光满足这个储备要求,就得多花 2.3 亿欧元,相当于他们全年净利润的 15%。更麻烦的是,欧洲本土最后一家石墨电极厂 2019 年就因为成本太高倒闭了,要重建生产线,至少得 3 年。 俄罗斯想自己搞研发,可遇到了技术难关。西伯利亚钢铁集团和乌拉尔联邦大学合作的 “国产石墨电极项目” 有了新进展,第一批试制品的使用寿命只有中国同类产品的 58%,在电弧炉里连续用 48 小时就裂了。 中国能有这样的产业优势,不是凭空来的。从黑龙江鸡西的鳞片石墨矿开采,到上海的等静压成型设备制造,再到方大炭素独创的 “梯度焙烧” 工艺,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综合成本,比欧洲企业低 38%,比美国低 45%。这种成本和技术上的双重优势,让 “不用中国货” 成了句空话。 得说清楚的是,中国收紧出口不是专门为了搞贸易限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炭素行业环保标准》里规定,石墨电极生产时的粉尘排放限值,已经降到每立方米 10 毫克,比 2018 年降了 60%。河北有家大型炭素企业的负责人说:“环保改造让每吨生产成本涨了 300 块,但也淘汰了 15% 的落后产能。” 这种为了绿色发展做的产业升级,客观上带来了出口调整的效果。 这场没硝烟的较量,正在改变全球工业的格局。当美国的钢厂为一根电极犯难,日本的汽车巨头改了采购方式,欧盟为储备计划算计来算计去,各国才慢慢明白:在关键材料领域,中国早就从 “参与者” 变成 “规则制定者” 了。 中国悄悄收紧的这扇门,不只是关系到一种工业产品的买卖,更标志着全球产业链的权力结构在重新调整。以后,怎么适应这种新情况,是各国都得面对的现实问题。

评论列表

我们
我们 2
2025-07-16 13:46
都是贸易战惹的祸
平常人
平常人 1
2025-07-16 17:10
卖的白菜价还在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