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铁匠朱其升看到家家户户都挂上了毛主席头像,他越看这个人越眼熟,于是偷偷将妻子拉到一旁对她说:“其实毛主席是我结拜兄弟。”妻子大惊:“你怕不是穷疯了吧!” 朱其升急得脸都红了,大声跟妻子争执,说自己不会认错,毛主席就是曾经跟自己交好的润之兄弟。 妻子看到朱其升这么激动,不禁疑惑起来,难不成他真的认识毛主席? 朱其升是位勤俭持家的老铁匠,平日里不是种田就是打铁,踏踏实实从不出风头,乡里乡亲都知道朱其升没人跟红过脸。 这回朱其升说自己认识毛主席,被人质疑却丝毫不退让。村民听到夫妻二人争执,好奇地前来查看情况。 朱其升口口声声将毛主席称为润之兄弟,众人都觉得他是在说笑,谁也不敢相信,老百姓崇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会跟村里老实本分的铁匠称兄道弟。 有人问朱其升,既然他说认识毛主席,有什么证明没有,两人之间有没有什么信件,或者有什么人可以证明。 这话反倒是提醒了朱其升,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跟毛主席联络,写一封信问候也算情理之中。他跟毛主席的交集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可是二人当时肝胆相照的战友情是不假的。 朱其升言辞凿凿告诉众人,他不说假话,也不想借毛主席的光,只是为听到过去战友的消息而感到高兴,所以他会写一封信寄给毛主席。 朱其升瞧着墙上挂着的毛主席画像,心里有许多感慨,当初他见到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还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画像中的毛主席饱经风霜却依然气宇轩昂,看到就忍不住心生敬仰。 回到家,朱其升立刻提笔写信。信寄出去后,朱其升也忍不住忐忑起来,毛主席每天处理国家大事,能看到自己的信件吗?过去了这么多年,毛主席还会记得自己吗? 信件许久没有回音,旁人都觉得朱其升是说大话,朱其升没有争辩。跟毛主席认识的那段日子,让朱其升记忆深刻,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忘怀。 那是1911年,朱其升参加革命军,他加入湖南新军步兵营,在军营里待了两年,算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兵。 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有不少年轻人前来参军,军营外的登记处热火朝天,挤满了想要入伍学生和青年。 朱其升走出军营,恰好听到一名学生据理力争的声音,正是化名毛润之的毛泽东。因为缺少担保人,招兵的长官拒绝接收毛润之。 毛润之十分渴望加入革命军,不肯离开军营,正好碰到了朱其升。朱其升耐心询问,得知了毛润之想要投军,但是遇到了困难。 在交谈中,毛润之对朱其升坦诚了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朱其升对毛润之印象深刻,觉得他谈吐不凡、志向高远、意志坚定,于是便答应做毛润之的担保人。 朱其升找到好战友彭友胜,一起为毛润之担保,毛润之成为一名列兵。在军营中,朱其升十分照顾这个生机勃勃的新兵,教他军事常识和军营生活。 毛润之聪明过人,又机敏好学,不管是军事技术还是文化知识都一点就通。在训练之余,毛润之还会教朱其升等人读书认字,大家互帮互助,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 1912年,南北议和,革命军没有了用武之地,朱其升和毛润之所在的部队宣布解散,大家拿了遣散费离开。 在临别之前,几位战友谈到以后要去哪里,毛润之志存高远,希望能继续为革命奋斗,朱其升看着毛润之,仿佛看到了初升的朝阳,他心里只有佩服。 朱其升挂念亲人,回到老家务农打铁,忙忙碌碌度过余生,他时常听说毛泽东干了许多了不起的事情,却不知道毛泽东就是当年那个润之兄弟。 直到在村里看到毛主席画像,看到画中熟悉的脸,朱其升才意识到,自己曾经认识毛主席。 1952年,朱其升寄出去的信有了回音,看到信件开头“其升兄”三个字,朱其升热泪盈眶,毛主席还记得自己。 毛主席听说朱其升现在生活困难,还给朱其升寄了些钱,让他能做些小生意。朱其升无比感激,毛主席心怀宽广,对普通的铁匠也十分尊重。 参考资料:毛泽东与新军战友朱其升.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