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美国出动300多架飞机在亚太搞演习,本以为要玩一把突防后的轰炸本土,结果却变成了

美国出动300多架飞机在亚太搞演习,本以为要玩一把突防后的轰炸本土,结果却变成了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玩起了拉尽可能多盟国下水的游击战,得亏他们的海外军事基地多,要不然这么玩还得先修基地。 美军这波在亚太的演习,场面搞得确实够大。三百多架战机扎堆,从关岛、夏威夷到本土基地,F-22、F-35、B-1B这些当家花旦全亮了相,乍一看像是要动真格,玩把突防后直接轰炸的硬茬戏码。 结果谁也没想到,他们的行动纯属雷声大雨点小。开场没几天,画风就变了。战机不再扎堆往前冲,反倒化整为零,撒到太平洋各个小岛的简易机场去了。还说自己是从“聚是一团火”的硬刚,改成了“散是满天星”的游击套路。 为啥突然换打法?因为美军对自己的真实水平心里门儿清。他们内部推演早说了,真要是冲突起来,琉球嘉手纳这种大基地,90%的战机可能还没起飞,就被导弹钉在跑道上。这哪是怕损失几架飞机?是怕整个空中力量被一锅端,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美国给自己的这套新战术取名叫“敏捷战斗部署”,听着挺玄乎,但核心就一个字:躲。把战机拆成小股,藏在不同地方,让对方摸不清主攻方向。可这么玩,代价不小。 太平洋上的小岛机场,哪比得上海岸线的大型基地?热带海风里的盐雾,腐蚀性比工业酸雨还猛。F-35的航电系统精密度高,在这种环境里搁几天,线路就容易出毛病。最近美军后勤部队忙得脚不沾地,光修这些被盐雾“啃”坏的零件,就得额外调派不少技术兵。 更头疼的是航程。F-35的作战半径就1500公里,在太平洋上撒开了跑,离了加油机根本撑不住。可加油机这东西,体型大、速度慢,是超远程空空导弹的活靶子。美军自己也承认,最近几次模拟演练里,加油机被“击落”的概率比战机还高。 美国这么折腾,说到底还是想拉着盟国一起扛。把战机分散到日本、韩国、菲律宾的基地,明着是借用场地,暗着是把这些国家的军事设施也绑上自己的战车。你这儿停了我的飞机,真有事的时候,能眼睁睁看着被打? 可盟国也不傻。日本最近偷偷把几个民用机场的跑道列入了维修名单,说是“防灾需要”,其实就是怕美军真把战机挪过来,把自己卷进火坑。菲律宾更直接,允许美军用基地,但划了红线,不准在这儿搞针对第三方的进攻性部署。 不过,美军能这么玩,确实沾了海外基地多的光。光在亚太,大小基地就有上百个,从第一岛链的冲绳到第二岛链的关岛,再到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密密麻麻跟串珠子似的。要是没这些家底,别说搞游击,先得花几年在荒岛上修跑道。 但基地多不代表好用。很多小岛基地设施老旧,油库容量有限,三百多架战机撒下去,光是每天的燃油补给就得调度十几艘油船。前几天就出了岔子,一架F-35在菲律宾的基地因为没及时加上油,愣是在地面趴了两天,成了圈内的笑谈。 说白了,这战术看着花哨,骨子里还是透着心虚。以前在亚太搞演习,美军总爱摆“老大”架子,动不动就秀“突防本土”的硬实力。现在改成“散兵游勇”式的打法,说白了就是知道自己那套老招数不好使了。 真要硬碰硬,集中力量冲一波?怕被导弹一锅端。想靠盟友撑场面?盟友又各有各的小算盘,没人愿意真替它挡枪。只能靠着基地多的便利,搞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把戏,给自己壮壮胆。 可战争从来不是靠把戏赢的。后勤跟不上,战机趴窝;盟友不真心,基地再多也白搭。美军这波操作,与其说是威慑,不如说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既不想丢面子,又怕真惹出大事,只能在“硬刚”和“退缩”之间,选了个最拧巴的姿势。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