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高景气度仍在持续,日前,国内头部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以及智元机器人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100%持股。根据此前该项目的比选公告,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次采购的项目总预算为1.2405亿元(含税)。采购包1为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预算为7800万元(含税),最终中选人为智元机器人;采购包2为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预算为4605万元(含税),中标人为宇树科技。
据上海证券报,已披露的资料显示,1.24亿元的预算,目前在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订单中属于最大的一笔。
受此影响,今日,A股人形机器人概念涨幅居前,其中恒功精密、长盛轴承涨超10%,中大力德、大丰实业、金田股份等多股涨停。
年营收突破10亿元的“杭州真龙”
自今年春晚一舞成名,宇树科技便成为人形机器人行业最火的公司。在今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现场,宇树科技首席执行官王兴兴表示,公司近年来发展迅速,得益于市场对具身智能行业的关注。机器人领域已经变成全球除AI以外最瞩目的行业,这是推动公司发展最根本的原因。
年内,作为“杭州六小龙”之一的宇树科技,先后在机器人马拉松、机器格斗大赛中频频露脸,更为难得的是,其机器人出货量已经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王兴兴指出,“公司所在的城市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浙江有比较开放的营商环境,可以为公司招揽更优秀的人才加入公司,行业早期人才相对紧缺。另一方面,公司的经营能力也更强了,产品种类和性能有所提升。2016年公司成立时只有自己一个人,目前公司有约一千人,年度营收达十来亿元。”
搅动资本市场的“上海劲旅”
和宇树科技一样拿到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单的智元机器人近来也是动作频频,尤其是围绕其在资本市场何时登陆的信息尤为受到关注。
智元机器人是国内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的头部玩家,运营主体为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智元机器人拥有远征、灵犀两大家族多款商用人形机器人产品,今年1月,智元机器人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下线,刷新行业纪录。
在业内,智元机器人有着非常浓厚的“华为色彩”,公司董事长、CEO邓泰华曾担任过华为副总裁。公司联合创始人、CTO彭志辉(网名“稚晖君”)曾是华为工程师,也是一位有着超200万粉丝的B站视频博主。
自2023年2月成立以来,智元机器人便一直受到资本青睐,截至目前已收获9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比亚迪、百度风投、京东科技、腾讯投资等,目前估值达到150亿元。
上周,有关智元机器人借壳A股上市公司上纬新材的传闻,一度引爆了“A股市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讨论,彼时上纬新材一连发出多个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协议转让及部分要约收购方式合计取得公司63.62%股份,交易总金额约21亿元。交易完成后,智元机器人将成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邓泰华。智元机器人为人形机器人领域头部企业,目前估值达150亿元,拥有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全栈技术及多场景产品线。”
随后,公司股价一连拉出四个20cm一字板涨停,截至今日依然没有开板,最新价报16.14元/股,7月累计涨幅实现翻倍。
不过,关于上纬新材最终能否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目前仍有很大的悬念。在公司股价暴涨之后,传闻里的主人公智元机器人否认拟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为借壳上市,称该行动仅为收购控股权,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办法》所定义的借壳上市。
此外,公司也否认了近期赴港上市的传闻,公司称,“智元机器人暂无赴港上市明确计划。”
机器人仍是年内最火赛道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是时下科技圈最受关注的前沿领域,尤其是后者,在年内展现出了非常高的关注度。
在资本市场上,但凡被贴上“人形机器人”标签,其估值以及关注度都会得到很大提升,这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的股价表现中可见一斑。
而在一级市场上,一场有关“人形机器人”的上市潮也在火爆上演。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已有超10家机器人产业链公司披露赴港上市计划。6月更是递表高峰期,仅6月最后一周就有斯坦德、镁伽科技、埃斯顿、石头科技、翼菲科技5家企业密集递表港交所。
加上3月递表的云迹科技、5月递表的仙工智能、乐动机器人以及6月递表的兆威机电,港交所受理的机器人企业已形成密集队列。
而在浙江上市公司中,6月已经在港交所顺利挂牌并上市交易的三花智控也在机器人赛道早有布局,公司在执行器领域的Tier1主供地位稳固。据了解,公司正配合头部客户开发全系列执行器产品,涵盖旋转、直线、灵巧手等多个关键模块。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人形机器人行业在2026年进入量产阶段,三花智控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
东方证券分析师杨震认为,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人形机器人整机公司有望进入快速生产和扩张,而随着更多的整机制造生产,零部件产业链的景气度也将会上升,行业景气度有望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