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三十万铁甲在握,却甘愿饮下毒酒——蒙恬是愚忠?是懦弱?还是藏着不能说的秘密?”

三十万铁甲在握,却甘愿饮下毒酒——蒙恬是愚忠?是懦弱?还是藏着不能说的秘密?” 我认为这件事情放在任何人身上基本都不会乖乖束手就擒,三十万大军足以推翻一切,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然而即便三十万带甲士兵在手,蒙恬也没有做出有违臣子的举动,不知该夸他是一个好臣子呢?还是取笑他无能透顶。 他只需振臂一呼,三十万边军便可瞬间踏平咸阳,进京平叛,诛杀奸佞,重塑朝纲。可蒙恬不是别人,他是蒙家的子孙啊。自祖父蒙骜起,蒙家三代侍奉秦室,父亲蒙武跟着王翦灭楚时,他才十五岁,就跟着在军营里打杂,看着父亲如何调度粮草、部署军阵,那些刀光剑影里的忠勇,早就刻进了骨头里。他自己少年时就在上郡监修长城,手里的剑砍过匈奴的头颅,也扶过戍边的百姓。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忠,哪是说变就能变的? 有人说他傻,放着大好机会不把握。可你想想,那三十万边军看着威风,背后是多少家庭的牵挂?长城沿线寒风如刀,士兵们早就盼着卸甲归田。真要起兵,粮草从哪来?河套的粮仓撑不了三个月,一旦跟关中对峙,匈奴会不会趁机南下?当年李牧在赵国边境,就是因为国内动荡才给了匈奴可乘之机,他蒙恬能重蹈覆辙?到时候中原乱成一锅粥,北边的狼再扑过来,他不成了千古罪人? 赵高李斯伪造的圣旨送到军中时,蒙恬不是没怀疑过。秦始皇晚年虽然猜忌重,但巡狩途中还专门派使者到上郡,赐给他三十坛好酒,这种恩宠绝非赐死的前兆。可扶苏呢?那个被派到上郡监军的公子,接到圣旨就拔剑自刎了。连继承人都没了,他起兵为谁争天下?自己称帝?蒙家祠堂里供奉的先祖牌位,怕是要被香火熏得不安宁。 说他懦弱?你去看看他修的长城。从临洮到辽东,万里城墙立在那儿,哪一块砖没浸过秦军的血?他在北方跟匈奴打了十几年,河套之战里,他带着士兵在冰天雪地里潜伏三天三夜,冻掉脚趾的士兵不在少数,最后一举击溃匈奴主力。这样的人会怕死?他是怕啊,怕自己一动,刚从七国战火里走出来的百姓,又要背着行囊逃难。 史书里说他临死前叹道:“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这话里哪是懦弱,分明是不甘。他守着边关,防着外敌,没想到最后栽在自己人手里。 可就算这样,他还是没让军队动。你以为他傻?他是算准了,只要军队不乱,秦朝的根基就还在。可惜啊,他没算到赵高李斯能把朝堂搅得那么浑,没算到胡亥登基后,先是杀了蒙毅,又把朝中老臣几乎斩尽杀绝,连皇室宗亲都没放过。 后来项羽刘邦起兵,关中乱成一团,北方的匈奴趁机南下,占了河南地。那会儿要是蒙恬还在,凭着那三十万边军,匈奴哪敢这么放肆?可惜历史没如果。 蒙恬饮下那杯毒酒的时候,心里想的大概不是自己的生死。他是在赌,赌秦室还有救,赌天下能太平。只是这赌局,他输了。但你能说他错了吗?换作是你,握着三十万兵,一边是祖宗传下来的忠君之道,一边是动荡不安的天下,你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一定做得比他好?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

用户15xxx05
用户15xxx05 2
2025-07-13 21:17
先去搞清楚是谁喝的毒酒再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