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为什么黄忠斩了夏侯渊,就威震天下?这么说吧,从古到今,夏侯渊都算得上在战场阵亡的

为什么黄忠斩了夏侯渊,就威震天下?这么说吧,从古到今,夏侯渊都算得上在战场阵亡的高级别武将之一。黄忠提着夏侯渊的脑袋回来报捷,把刘备和诸葛亮都惊到了,居然把夏侯渊砍了?黄忠这一刀,直接决定了三国的走向。 夏侯渊在曹魏,可不是个普通的大将。他是曹操起家最核心的班底成员,从曹操在家乡起兵开始,夏侯渊就紧随左右,是实打实的“元从心腹”。他姓夏侯,其实曹操也姓夏侯(后来改姓曹),两家是沾亲带故的兄弟关系,跟一家人似的。这种血缘加上创业伙伴的身份,决定了夏侯渊在曹营里地位超然,是核心里的核心。 曹魏当时面对着巨大的军事压力,几个方向都得重兵布防。东线对付孙权,主要是张辽、李典他们;中路襄阳、樊城方向是曹仁;而关系到大后方的关中和陇右地区,也就是防备刘备集团从汉中方向捅过来的最前线,是谁在负责?就是夏侯渊! 他被曹操封为“征西将军”,整个西部战区,从长安以西,面对刘备方向的曹魏总指挥,就是夏侯渊一个人扛着。曹操对这个位置的人选非常看重,必须是自己信任、能征善战、能独当一面的人。夏侯渊能把“征西将军”这个封号扛在身上好多年,本身就说明曹操对他能力的认可和信任。 夏侯渊的能力也确实过硬。他打仗以速度快、用兵凶狠著称,江湖诨号“白地将军”,有点“莽得吓人”的意思(当然曹操有时候也担心他太过勇猛反而坏事)。这些年,他在西部可不是守着不动。剿黄巾余部、打马超韩遂联军、平定关西叛乱、干翻盘踞在凉州几十年的宋建… 这些硬仗恶仗都是夏侯渊带着人啃下来的。可以说,曹操能把西线放心交给他,是因为夏侯渊真能镇得住场子,在西部各路军阀和残余势力中威名赫赫。刘备想从汉中往北打,最大的那块拦路石,就是夏侯渊和他手下的魏军西线兵团。 所以,对于刘备集团而言,夏侯渊不仅仅是一个敌人,他是横亘在北上关中大门前最坚固、难以逾越的障碍本身。想要拿下汉中,真正威胁关中平原,不扳倒夏侯渊这座大山,门儿都没有。 刘备带着主力硬啃汉中,但夏侯渊布置的防线非常坚固,双方在阳平关附近缠斗僵持了一年多!刘备军队寸步难行,消耗巨大,拿曹魏没啥好办法。如果退军,得不偿失,赔大了!这种情况下,法正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稍纵即逝的战机:他发现了夏侯渊防线上的一个薄弱点(南围),并且判断夏侯渊本人可能就在附近! 法正当机立断,命令黄忠率领精锐突击队,不惜一切代价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去。黄忠是谁?当时在刘备帐下也算老资格了,但比起关羽、张飞、赵云这些老兄弟,光芒稍逊。黄忠此时已年近六旬,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老将。 黄忠没有让法正失望,他“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像一把尖刀精准地插入了魏军阵中!史书记载:“忠一战斩渊”,一场突袭战,黄忠就干净利落地砍下了夏侯渊的脑袋! 消息传到刘备大本营,刘备的反应是啥?“大喜!” 连向来稳重的诸葛亮听说了,都表示深深的惊讶。为啥惊讶?因为成功本身超出了预期,而且这成果的分量重得惊人! 他们或许料到夏侯渊可能会被击败,会败退,甚至可能被俘,但绝对没敢想能在战场上直接把这位威震西部、独挡一面的曹魏最高级别统帅之一斩杀! 在整个三国时代,甚至是更长远的秦汉战争史里,在堂堂对阵之中被斩杀(非乱兵所杀或俘后处死)的高级别武将,夏侯渊绝对排得上最前列。想想看,曹操手下地位最高的方面军主帅之一,阵亡于战场!这是什么概念?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太小了,冲击力太大了。 砍了夏侯渊,魏军在西部最前线瞬间群龙无首!军心动摇、指挥混乱是必然的。整个西部防线一下子崩了一个大口子。原来一年打不动的僵局,因为夏侯渊的死,完全改变了。曹操接到消息,那真是晴天霹雳,直接从长安跑到了汉中前线!为啥?因为他知道损失太大了,不得不亲自出马救火。刘备能拿下汉中,最关键的一步棋,就是法正的妙计和黄忠这致命一刀。 黄忠当时快七十了!在那个年代绝对是高龄老人。平时在军营里可能都当爷爷辈的人了。这样一位本该颐养天年的老将军,居然在关键战役中,担当突击队长,阵斩敌方最高统帅!这戏剧性,这传奇色彩,本身就是一个绝佳的震撼点。让人既佩服老当益壮的勇猛,又感叹于这场胜利的神奇。 夏侯渊的死,对于曹魏,尤其是西线军队的士气,是毁灭性的打击。最高长官战死,对士兵和将领造成的心理恐惧是巨大的。不仅让汉中前线崩溃,也让后方为之震动。 黄忠这一刀,彻底改变了黄忠在蜀汉的地位。从此,他不再是普通将领,而是与关羽、张飞、马超并列的顶级武臣。后来刘备称汉中王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黄忠就位列其中(后将军),名垂青史,就是靠这一场定军山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