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女子买了一套118万的房子,花了43万首付,还了3年房贷后,女子发现自己的房子竟然停工了,没有交付的可能,要求解除合同,退还43万首付款和19万房贷,法院判了,网友:终于轮到开发商兜底了! “买房子的时候信誓旦旦,烂尾了又想抵赖,这个钱今天不给的话我跟你没完!”王女士愤怒的说道,这声怒吼在江苏盐城的一间法院审判庭内回荡,也道出了无数购房者心中的委屈与无奈。 2021年对王女士来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她和家人经过多年的打拼,终于攒够了在盐城购买一套房子的首付,在融某置业开发的一个楼盘里,王女士看中了一套总价118万元的房子。 当时开发商的销售人员信誓旦旦地承诺,房子将在2023年底前交付使用,王女士和家人被这种“美好生活”的憧憬所打动,毫不犹豫地签下了购房合同。 按照合同约定王女士支付了43万元的首付款,剩余的75万元房款则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为了这套房子,王女士和家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拿到钥匙的那天,王女士想象着自己一家搬进新房的场景。 从2022年开始,王女士和家人开始按月偿还房贷,截至2024年3月,他们已经还了19万元的贷款本金及利息,这19万元,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他们相信,这笔钱是为了一个安稳的家,是值得的。 2023年底,王女士和家人满心欢喜地等待着新房的交付,他们早早地准备好了装修计划,甚至已经开始在网上挑选家具,然而约定的交付日期到了,开发商却没有任何交房的通知,王女士多次联系开发商,得到的答复总是“再等等,马上就好”。 时间一天天过去,王女士的焦虑也越来越重,直到2024年初她终于来到了楼盘现场,眼前的景象让她几乎崩溃——整个小区一片狼藉,工地停工,钢筋水泥裸露在外,杂草丛生,完全没有了当初销售人员描述的“高品质住宅小区”的模样,更让她心寒的是,她被告知这个楼盘已经彻底停工,短期内没有任何复工的可能性。 王女士难以置信,她想起当初签合同的时候,销售人员是如何信誓旦旦地保证工期,开发商又是如何宣传这个楼盘的品质,如今这些承诺都变成了泡影。 她试图联系开发商的高层,得到的回应却是推诿和搪塞,开发商甚至提出“可以解除合同,但首付款和已还贷款不退”,这显然是在变相地抵赖。 王女士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个典型的“烂尾楼”陷阱,像她这样满怀希望购房,却遭遇烂尾的案例,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许多购房者不仅收不到房,还要继续偿还房贷,背负沉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 面对开发商的抵赖,王女士没有选择忍气吞声,她知道如果就此放弃,自己和家人的积蓄将血本无归,未来的生活也将雪上加霜,于是她决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王女士和她的家人一起,将开发商融某置业以及指定的贷款银行告上了法庭,他们提出了明确的诉求:解除购房合同和贷款合同,开发商退还43万元首付款及利息,退还已支付的19万元贷款本息,并支付违约金。 在法庭上开发商的辩称显得苍白无力,他们承认楼盘确实停工短期内无法交付,经过法庭调查和辩论,法官最终认定,案涉商品房建设工程已停工数月,短期内无复工可能性,合同目的已无法实现,因此解除王女士与开发商签订的《房屋认购合同》。 这就意味着已经偿还的房贷本金和利息由开发商直接还给银行,没还的贷款部分,购房者一分钱都不用再掏,开发商必须全额退还购房者的首付款。 这一判决,让王女士看到了希望,她终于可以不用再为那套永远无法交付的房子继续还贷,那43万元的首付款和19万元的贷款本息也将物归原主。 判决结果公布后,立即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许多网友纷纷表示支持法院的判决,一位网友评论道:“终于轮到开发商兜底了!以前都是购房者被坑得底朝天,开发商却逍遥法外,现在法院终于判开发商承担责任,这才是公平正义。” 另一位网友则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家几年前也买过一套烂尾楼,当时全家省吃俭用攒的首付,结果房子一直没动静,我们找开发商理论,他们要么避而不见,要么就是敷衍了事,最后我们只能认栽,不仅首付没了,还背上了贷款。” 当然我们希望每一个购房者的梦想都能照进现实,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更加公平、更加温暖,这或许才是王女士维权故事最大的意义所在。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源:法治榆树 2025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