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了!站在小公园的骑楼下,抬眼望见斑驳的墙皮簌簌往下掉,像极了汕头这些年剥落的时光。 老陈的粿条摊还在,他头发白透了,锅铲也磨薄了半寸,可街对面那栋烂尾楼,从他摆摊第一天就戳在那儿,如今钢筋都锈红了,还在戳着。时间在这里是凝固的胶,黏住了脚步,也黏死了人心。 九十年代那会儿多风光啊!港口轮船的汽笛能响彻半座城,华侨带回的“三来一补”项目像金子一样铺满厂房。 可现在呢?你去东海岸新城转转,气派的高楼下藏着什么?空荡荡的商铺,晚上亮灯的窗户数得过来。 纺织厂老板老林上个月关了门,机器当废铁卖去了揭阳。“不是不想干,是干不动了!”他蹲在厂门口抽烟,烟灰抖了一地,“工人跑深圳,布料涨成金,单子?早被越南人抢光了!” 都说特区是试验田,可汕头这块田,秧苗插下去就没见抽穗。 人家深圳种出了腾讯大疆,珠海长出了格力金山,汕头呢?玩具熊、内衣带、塑料花——二十年前是这些,二十年后还是这些! 新兴产业?新能源喊了三年,产业园的草长得比人高;新一代电子?招来的大学生待不满半年就跑了。 “工资三千五,房价一万三,年轻人留下图啥?”人才市场的老张直拍桌子,“留不住人啊!血都流干了!” 金砂东路补丁摞补丁,车开过去像在跳秧歌。去年说建粤东城际铁路,潮阳的老婶天天去拆迁办打听,等来的只有一句“再协调”。协调什么?协调了二十多年,汕头站到潮州还是得绕山转水两小时! 三市协同规划写得花团锦簇,可老百姓只看见潮汕环线高速上,汕头段的灯总比邻市暗一截。 2024年GDP增速0.02%,全省垫底!工业增加值暴跌23.5%,六百亿的进出口额缩水一成多。这些数字砸在汕头人心里,比韩江的浪还冷。当年和深圳并肩出发的特区兄弟,如今连人家的影子都望不见。 政策给过,侨资来过,可为什么就是迈不开腿?是骨头锈了?还是魂丢了? 有一天黄昏时,我曾路过老码头,锈迹斑斑的吊机像垂暮老人的手臂,再也举不起任何重量。 几个老渔民蹲在堤坝上抽烟,说起儿子在外省打工,眼里全是灰。 “汕头啊……”其中一人把烟蒂摁进礁石缝,长长叹了口气,“像条搁浅的船,潮水来了又退,它还在原地。” 这二十年,我们到底错过了什么?是转型的胆气?改革的狠劲?还是干脆忘了——特区二字,本就是要劈风斩浪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