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淮海路上的老底子名媛。 起始靠爱情,奋勇拼生活。 这是欧阳端丽的婚姻。 这个故事

淮海路上的老底子名媛。 起始靠爱情,奋勇拼生活。 这是欧阳端丽的婚姻。 这个故事来自于王安忆的中篇小说:流逝! 欧阳端丽是一个旧日上海滩的名媛,门当户对的嫁给了一位资本家的少爷文耀! 两家都有那种,一大家子人坐在自家花园草坪上拍的家族合影。女士和老太爷坐在前排,男人们站在后排,这种海派的家庭是与传统的中国农村景象完全割裂的。 先生要彬彬有礼,做尖头鳗。女士们要当个淑媛,小姑娘在宴会上吃葡萄的时候也要用叉子剥皮,否则会被人家笑话的。 但如今这些前尘往事,只存在于端丽的回忆之中。小说一开头,历史的时针已经被拨到了60年代,现在讲究的是一片红。赋闲在家的少奶奶端丽空守着一个大学文凭,却只得在街道的线圈厂里做生活,和一些阿妈大娘坐在一起,大娘向她耳提面授人生经验:做人嘛,要凶一些,不然会被人家欺负的。 这一家九口人,收入统共才100多块钱。 端丽是这个家里的大嫂,上面有公公婆婆,如今一家子脑袋上是顶着雷过日子的。人人自危。 丈夫以前是个高大的,很有派头的大学生,走起路来,气宇轩昂。可现在呢,他窝窝囊囊,遇事不知道出头,只是一味的向后躲! 所有的浪漫都没了,家里的好东西全都被抄了,剩下几只粗笨桌椅,孤零零的摆在那里,三个小孩子各有各的愁,老大要去插队,把端丽给心疼坏了,找工宣队去闹。老二呢,不好好上学,一个老小倒是个乖囡,在家里看邻居的小孩子挣钱,哎,端丽想想自己的童年,再看看孩子们的童年,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落魄的家庭,他们遇到的苦,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可想象的。每天一睁眼,五毛钱小菜钱。怎么打发这一家子的嘴,来点肉就不够买小菜了,只能隔三差五买条鱼,也算解解馋。 每1分钱都要计算的。可即便是这样,生活依然像个漏洞的裤兜,霹雳扑噜的往下掉钢蹦儿。曾经的万贯家财,如今早就灰飞烟灭了,端丽的日子真的很难。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是在这部小说里,即便是身处底层,端丽依然没有抱怨,反而磨练出了一种英勇,她鼓励家人往前奔。 于是小姑收起了往日的娇嗔,也帮着嫂子干起了家务,以便腾出时间来,让端丽能够去街道里打点工。唯一的小叔以前三四个补习老师围着转,这下可倒好,也不用上大学了,干脆在家里泡着,也不帮着干活,但是想想,他还是个孩子,大嫂端丽也舍不得说他。 欧阳端丽是个传统妇女,如今歌颂传统妇女的文字太少了,大家都在鼓励女性应当出走,离开家庭。说真正的女性应当到外面去大展宏图。但实际上端丽所遇到的困境和当下许多基层女性一样,哪有什么宏图可以让她大展,不过就是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罢了。 早晨起来带着最乖的小囡一起去菜场,你知道几点吗?4点半就要去排队呀,因为地下早市里的菜便宜! 个把月才能吃一回炖肉,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多沾点油水,端丽一狠心又买了1斤鸡蛋放在锅里,可即便这么紧,她也会拿出一只小碗恭恭敬敬的给公婆先夹出来几块,要知道老人碗里多一块,她的碗里就少一口啊! 做为一部城市文学,作者没有把所有的矛盾都推向极端,比如说端丽没有那种非常凶的公婆。恶毒的小姑小叔。丈夫也没赌博酗酒。 这是一个既认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又接受西式理念的知识分子家庭。 但这样的家庭依然有矛盾。 婆婆更偏疼小儿子,到了小叔准备要去插队的时候,老太太哭哭啼啼。要准备一副巨大的''嫁妆'',就连手纸都要从上海买好,一捆一捆的带过去,可人家别的知青一条被子就奔北大荒了呀,怎么小叔就不行呢? 对此,端丽虽然心有腹诽,但依然从生活费里挤出了钱给小叔尽量置办。 小姑就别提了,去了安徽农场,回来之后整个人都变了,神情恍惚,把端丽急得不行,说要把小姑送去看神精科,全家人立刻反对,婆婆还要骂她,但过了一段时间,公公找到端丽说,还是请你出去跑一趟吧,我们… 其实在困苦的生活环境中,普通人家里,真正的浑人坏人很少,有的只是进退艰难的老实人。力不从心的窝囊人,甚至于那种被命运打怕了,就想躲起来的胆小人,就在这时,端丽挺身而出了,她伸出手为一家人遮风挡雨,消灾避祸。 ''我们这三个孩子都没有培养好,咱们家能在外面跑码头的,也就是你一个了''。 这是公公的肺腑之言,他把一家之主之位让给了这个大儿媳妇。 其实在家庭之中也有权利之争,而女性的权力该如何获取?并不是靠菜鸡互啄,内耗内斗。靠的是建功立业,开疆拓土。端丽之所以成为一家之主,靠的就是带领全家人一起闯关打怪战斗升级,对于她,大家是服气的。 当然小说最后的结局很好。落实政策了。小洋楼发还了。冻结的存款,又能取出了。端丽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哎呀,你慢点走啊,那么急急忙忙干嘛?'' 当年老实巴交的丈夫,如今又恢复了尖头鳗的派头,他还是帅气的,而端丽呢,她依然愿意回去做个小女人,拉着丈夫的手,开心的在商场里白象象。 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既端庄又美丽,既强大又温柔。 这就是淮海路上的名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