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大学生每月给多少生活费?单位有几个同事的孩子今年高考,都在讨论每个月给多少生活费合适。 其实这没个标准,就拿我女儿来说,她在南京上大学,去年大一送她到学校报道,我们一起吃了学校的食堂,饭菜很好吃,也不贵,每顿饭15元已经吃的很好了。 因为新生报到的晚,九月份不够一个月,给了两千块生活费,感觉足够了。接下来是不停的接到女儿电话,要报销费用,孩子们的理念是,生活费是吃饭用的,买东西还要找妈妈报销。报销名目繁多,小到一个刷鞋的刷子三块钱都要报销。 后来我实在嫌报销麻烦,就每个月把生活费涨到2500,给孩子说,买东西不报销了,自负盈亏。 过了俩月,到了冬天,要添置一些棉拖鞋,骑车用的棉手套之类的,还要找我报销,说这些属于衣服类的花销,后来还有每个月的室友聚餐,都要发红包。 后来有一次,她无意中说,她室友买了一盒切好的水果,她们俩分着吃了,然后AA制付的钱。我老公说,孩子肯定是生活费不够花,过的这么节俭,太可怜了,每个月又给加了五百。 现在大一放假回家了,她的卡上攒了六千多块钱,我说你哪来这么多钱,她说就是每个月生活费剩下的都在卡里。 看到了吧,大学生理念是生活费是吃饭用的,该找妈妈报销的还要报,衣服交通费当然也是妈妈负担。后来问她,你有钱,为啥还要和室友分一盒水果,导致爸爸以为你钱不够花,过的可怜。她说那是她们大学生的一贯做法,干啥都是AA制。 我的理念是,给孩子生活费没有标准,经济宽裕的,多给点。其实孩子们也不会乱花,多余的都存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