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广东普宁两名少年被骗至缅甸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7月11日,据新京报记者从当事人家属处了解到,此前被骗至缅甸的14岁男孩已成功获救并于近日回国,然而,与他同行的16岁男孩郑东烨至今仍音信全无。
据悉,这两名少年是被网络上“高薪工作”的诱饵所骗。到达缅甸后,诈骗分子会根据被骗人员的技能将他们分配到不同园区,两名孩子也因此被迫分离。14岁男孩的家属透露,孩子在园区内遭受了非人的折磨,诈骗分子使用PVC管对他们进行殴打恐吓,身心受尽摧残。如今,14岁男孩虽已安全回国,但16岁男孩郑东烨的亲属焦急万分,他们每日都在盼望着孩子能平安归来,只希望园区不要再伤害孩子。
此消息一经报道,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有人愤怒地说:“这些诈骗分子太可恶了,连未成年人都不放过,必须严惩!”也有网友表示:“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力度,尽快解救出郑东烨,让他早日回家。”还有家长心有余悸地感慨:“一定要看好自己家的孩子,网络上的信息真不能轻信,太危险了。”
看到这样的新闻,我的内心五味杂陈。在当今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网络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却也隐藏着无数陷阱。尤其是对于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能力,很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那些所谓的“高薪工作”“轻松赚大钱”,就像一个个美丽的陷阱,诱惑着孩子们踏入危险的深渊。
从家庭层面来看,家长们在关注孩子物质生活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引导,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动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防范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的虚假信息。从社会层面来说,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净化网络空间。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开展更多反诈宣传活动,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学校也可以将反诈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真实案例分析、模拟诈骗场景等方式,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诈骗的危害。只有家庭、社会、学校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不再陷入类似的危险之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