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版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突然爆火,没想到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如同雕刻,革命女青年的热血扑面而来!太好看了! 究竟是哪所小学如此霸气? 最厉害的小学,演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是哈尔滨市复华小学,73届的那一批学员,而且是全剧演出!相当牛掰!而且非常的专业。还演出过芭蕾舞剧《白毛女》片段,那时,是样板戏的鼎盛时期。复华小学当时在文体各方面是很有名望的(也称哈工大的附属小学)工大家属占大多数,为复华小学而骄傲。有没有和我一样记忆的同龄人? 复华小学的这些演出,不仅仅是艺术上的呈现,更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传承。在样板戏盛行的那个年代,复华小学的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革命故事。他们的表演之所以能够如此精彩,背后当然离不开老师们的精心指导。 在那个资源相对匮乏的时期,老师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心思去研究舞蹈动作,去挖掘革命故事背后的深刻内涵,再将这些点滴传授给孩子们。孩子们也凭借着对舞蹈的热爱和对革命先辈的崇敬,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去练习。每一个动作的雕琢,每一个表情的把控,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 就像这版中学生版《红色娘子军》爆火一样,当年复华小学的演出想必也是惊艳众人。这种将芭蕾艺术与革命故事相结合的方式,让芭蕾这种原本有些阳春白雪的艺术形式,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走进了每一个热爱革命文化的人心中。它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到革命女青年的英勇无畏。 这两所学校的成功也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还可以成为传承文化、传承精神的重要载体。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的学校重视这种形式的艺术教育,创作出更多像《红色娘子军》这样优秀的校园文艺作品。 以《红色娘子军》为笔,绘就少年爱国画卷 当学生版《红色娘子军》的旋律响起,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似在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当学生们身着军装,迈着整齐的步伐,他们宛如跨越时空,与当年的红色娘子军战士们在精神的长河中相遇。这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基因传承的生动实践,深刻彰显了红色基因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意义。 《红色娘子军》所承载的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在海南岛那片热土上,一群勇敢坚毅的女性挺身而出,她们打破封建枷锁,拿起武器,为了民族的解放和自由,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她们的故事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展现了中华儿女在国家危难之际,不惜牺牲一切、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学生们演绎《红色娘子军》,就是在触摸这段厚重的历史,感受先辈们炽热的爱国情怀。 在当今社会,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然远去,但爱国主义和红色基因的传承却丝毫不能松懈。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小对他们进行红色基因教育,就如同为他们的成长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通过演绎《红色娘子军》,孩子们能真切地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会让他们更加珍惜当下,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红色基因从娃娃抓起,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每一个红色故事都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每一位革命先烈都是一座不朽的灯塔。让孩子们在童年时期就接触这些红色文化,他们就会在心中种下爱国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颗种子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支撑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能坚守信仰,不忘初心。 学生版《红色娘子军》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它让孩子们走进历史,感受先辈们的奋斗与牺牲;它让孩子们立足当下,珍惜和平与发展的机会;它更让孩子们展望未来,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让我们以《红色娘子军》为契机,将红色基因深植于每一个孩子的心中,让爱国主义的旗帜在新一代青少年的手中高高飘扬,让红色的光辉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事实证明,这种真正红色色彩的这种演出和文艺节目,如果做得好,是可以深入人心的,不仅仅孩子们喜欢看,成年人也喜欢看。那在这种潜移默化当中。来对大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有必要,所以不管在任何时候,不管经济如何发展,我们都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这个少年版的红星苗子军确实是给了大家很大的振奋。这里面隐藏着巨大的机遇,就是你们要重新振作这种青少年的演艺节目,红色的这种演艺节目非常重要。 真的太好看了! 图源网络视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