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一位90后女子22岁时嫁给了男友,并育有两个孩子,某晚,丈夫突然从床上坐起,泪流满面地说:“我们离婚吧,我不要孩子了,我还得养五个孩子!”没想到,妻子坚持不同意离婚,并表示自己就是这些孩子的妈妈。 在河南商丘的朱庙村,有个被乡亲们念叨得最多的女人冯亚萍。她今年40出头,原本只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可这两年,村里的老老少少见了她都要竖大拇指:“亚萍这闺女,心善!” 2021年那年冬天特别冷,冯亚萍像往常一样在灶台前煮红薯粥,手机突然“叮”地响了一声。 电话是大嫂的堂妹打来的,声音带着哭腔:“亚萍姐,你快来县医院,大哥修农机时出了意外.....”等她攥着围裙角一路小跑到病房,只看见盖着白布的大哥,和床头大嫂颤抖的手。 命运没给这个家喘气的机会,大嫂在料理完大哥后事半个月后,留下一张纸条就走了。纸条上歪歪扭扭写着:“五个娃我养不活,对不住你们。” 冯亚萍打开屋门,五个孩子挤在炕上,最大的13岁,最小的才4岁,最小的那个还叼着奶嘴,见到她就往被子里钻。 “这五个娃,我得管。”冯亚萍跟丈夫商量时,丈夫蹲在门槛上抽了半宿烟。他知道妻子心善,可自家本来就有俩娃要上学,再添五个,这日子可咋过? “要不我搬去娘家,你跟俩娃过?”丈夫红着眼眶提离婚的事,冯亚萍急得直掉泪:“咱是一家人,分开了娃们咋办?” 为了这七个娃,冯亚萍做了个让全村惊讶的决定——辞了县城裁缝铺的工作。每天天不亮,她就起来熬玉米粥,七个娃的饭得分三锅煮:俩小的喝稀的,大的吃干的。 她想了个土办法,用根粗麻绳把最小的三个娃拴在裤腰带上,一边在院里择菜,一边盯着他们爬树玩。 有回二妮儿从墙头摔下来,她抱着娃跑了二里地去诊所,裤腰带上的麻绳勒得腰都肿了,可娃在她怀里睡得香,她就不觉得疼。 最难的是没有生活来源,冯亚萍白天种着五亩地,晚上在灯下做鞋垫拿到集上卖。有回下大雨,她背着半袋花生去镇里卖,路过泥坑时摔了一跤,花生撒了一地,她坐在泥里边捡边哭:“这是给娃们买作业本的钱啊。”可第二天,她又蹲在灶前揉面,给娃们蒸了糖包。 2024年春天,商丘市委宣传部来村里做调研,听说了冯亚萍的事,专门送来了米面油。3月份,市委宣传部正式授予她“商丘好人”称号,颁奖词写得实在:“用最朴素的善意,托举起七个娃的明天。”打那以后,村里的学校免了五个娃的学费,镇卫生院每年免费给娃们做体检。 现在再看冯亚萍的家,土坯房翻修成了砖房,院里种着黄瓜茄子,七个娃围着她转,大的帮着做饭,小的端茶倒水。 去年秋天,最大的娃考上了县一中,开学那天冯亚萍把攒了半年的鸡蛋拿到集上卖,给娃买了套新文具。娃抱着文具盒说:“妈,等我考上大学,挣钱养你和弟弟妹妹。”她抹着泪笑:“妈不要你养,只要你好好读书。” 2024年9月,当地教育局给她颁发了“爱心妈妈”证书;2025年5月,朱庙村村委会把“最美家庭”的奖牌挂在了她家门口。 可她最宝贝的,还是娃们写的作文最大的娃在作文里写:“我的妈妈不是亲妈,可她的怀抱比亲妈还暖。” 这些日子,总有人来村里拍她。有回电视台来采访,镜头对着她和娃们吃饭的桌子,七个碗里都盛着肉。 她搓着围裙说:“咱庄稼人,吃饱穿暖就是福。”镜头外,最小的娃拽着她的衣角喊:“妈,我要喝你煮的红薯粥。” 信息来源: 七个孩子妈妈亚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