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德国之声昨晚(7月11日晚)写道:“在欧洲议会高票通过决议谴责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后

德国之声昨晚(7月11日晚)写道:“在欧洲议会高票通过决议谴责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后,中国做出回应,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并呼吁欧洲议会停止在出口管制问题上搞双重标准。”

欧洲可以限制出口光刻机,中国不能限制出口稀土?欧洲跟随美国对华封禁半导体也没见他们谴责自己啊?这个时候却批评起中国来了。另外,针对欧盟的丑恶嘴脸,建议把我们中国稀土的注册地改在新疆吧!

这次,欧洲的态度真让人无语。你说你们自己限制技术和关键资源出口,这本来是你们的自由。可是,偏偏当中国采取类似行动时,立马就跳出来谴责。说实话,欧洲议会这么做,不仅显得自私,还带着很强的双重标准。你们可以联合美国封禁中国的半导体,不允许中国使用某些高端技术,搞得跟“我们是世界的裁判员”一样,可是当中国限制稀土出口,马上就变成了“威胁全球供应链”了。

更奇怪的是,欧洲自己就能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做事,但这“自由”是不是太有选择性了?光刻机技术你们不给卖给中国,结果现在中国一旦限制稀土,你们反倒觉得不行了?这标准也太随意了吧。看似在谈全球供应链问题,实际上不过是希望中国乖乖地继续做“低成本供应商”罢了。

不过,也许中国的回应并不意外。毕竟,稀土可不是普通的矿产资源,这对全球科技、制造业至关重要,很多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它。而作为世界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中国在这方面的主动权不容小觑。你欧洲议会好像忘了,自己在高科技领域的依赖程度有多高吧?没有中国的稀土资源,你们的芯片、电子产品恐怕就要打折扣。你不信试试看,停止进口一段时间,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到替代供应商。

对于这次中国的回应,可以说是既理智又有力。毕竟,谁都知道,欧洲和美国做了那么多事,说“公平”可不容易。既然你们一边在批评中国,一边却乐于用这种“规则”来限制其他国家,那中国也有权反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正是市场经济和国际规则的基础。既然你们以“技术封锁”迫使我们走到今天,那中国当然有理由反制,反倒是你们说我们在“破坏供应链”,这不就是一副“别人的牌不好,自己的牌就好”的心态吗?

而说到建议把稀土的“注册地”改到新疆,这话也不是没道理。反正现在不管你做什么,西方总能挑出毛病。你在南海做点事、在新疆有所动作,马上就成了“国际新闻”或者“人权问题”。那不如把稀土的注册地直接搬到新疆,这样反正你们也能借机炒作一番,反倒让你们自己真心看到了中国在国际资源布局中的底气。

总的来说,这场争论更多的是展示了西方国家在面对中国崛起时的焦虑和不自信。对他们来说,必须有个平衡——一方面要求中国继续按“西方游戏规则”来,另一方面却又不允许中国利用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势。反倒是中国,在这场博弈中,越来越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来保持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话语权。

但最终,谁能真正控制全球资源,谁就能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占据主动。欧洲和美国虽然嘴上喊得凶,但如果中国真的能够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打破这一局面,可能他们会重新审视“公平贸易”这个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