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苏州发布
“夏日限定款”苏式面
小暑过,每日热三分
炎炎盛夏正缓缓走来
苏州人爱吃面
是刻在DNA里的风雅
恪守“不时不食”的饮食哲学
苏州人把四季轮回都融入了一碗面中
小暑时节,这几碗消暑面
便是苏州人严选的“夏日限定款”
风扇凉面在瓷盘里转出清凉弧线
枫镇大肉面在汤里浮沉着酒酿香
三虾面的虾脑油把暑气都染成了金色
......
箸尖轻挑,吃的何止是面?分明是浸润在骨子里的对精致生活的追求
风扇凉面
#银丝过风暑气顿消#
三伏天一到,胃口便有些不佳。那一碗带着糟油香气的风扇凉面,最能唤醒沉睡的味蕾。
煮好的小阔面在竹匾上摊开,架一把电扇呼呼地吹,让面条既保留了筋道的口感,又吸饱了夏日的清凉。
青椒毛豆肉丝浇头与风扇凉面最是绝配。青椒脆生生,毛豆糯笃笃,肉丝嫩汪汪,在铁锅里翻几个跟头就出锅。
淋一勺糟油,那酒糟的醇香便顺着面条的缝隙钻;再滴几滴虾籽酱油,鲜味顿时在舌尖起舞。
这一碗下肚,额角的汗珠还没来得及落下,胃里已是一片清风明月。
枫镇大肉面
#酒酿融汤肉润如酥#
枫镇大肉面起源于苏州枫桥镇,当地人称之为“白汤大面”。而后传入城中,备受食客赞赏,被誉为“最难做、最精细、最鲜美”的一碗苏式面。
一碗好汤,是枫镇大肉面的灵魂所在。
枫镇大肉面的面汤制作过程,不叫做“吊汤”,而是叫“拼汤”,老师傅们深谙“鲜味叠加”之道,把酒酿露、大肉卤、肉汁鳝骨汤“拼”在一起,成为一碗鲜美无比的面汤。
那块大肉浇头,更是讲究到极致。精选三精三肥硬肋大精头,肥瘦相间,还带脆骨,吃起来口感最好。
肉先放入锅中烧熟,剔出肋骨,只留软骨,用刀刮清肉皮,修出刀面,再上炉用文火慢焐三至四小时,直至肉烂而形不散。
当这碗面端上桌时,最动人的莫过于那扑鼻的酒酿清香。夹一块颤巍巍的大肉,喝一口金灿灿的汤,鲜、香、醇、甜在口中交织,仿佛整个江南的夏日风情都在这一碗中荡漾开来。
三虾面
#三鲜汇萃时令至味#
每年五月中下旬至八月底,籽虾抱卵正肥之时,苏州人便惦记起了那一碗三虾面。
三虾面从取材开始就极尽讲究。取活蹦乱跳的抱籽河虾,精细地拆分出三虾:虾仁、虾籽和虾脑。
炒制三虾浇头时,火候与速度,决定着一碟浇头的成败,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多一分则老,少一秒则生。
当银丝细面端上桌来,还冒着热气时,要立即用竹筷翻搅,让每一根面条都裹上金黄的虾脑油,沾满细细密密的虾籽。
入口的瞬间,虾仁的弹、虾籽的鲜、虾脑的醇在舌尖交织,每一口都鲜得不可方物。
卤鸭面
#老卤沁鸭咸甜相宜#
俗话说“七月半鸭,八月半芋”,人们认为夏天的鸭子最为肥美,因此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卤鸭面也因此成了夏季的时令面。
这碗时令卤鸭面的精髓,全在那锅老卤中。精选本地樱桃谷鸭,先煮而后卤。切一碟卤鸭浇头搭配白汤面,入口清滑爽口,香味扑鼻,尽显姑苏美食的雅致风格。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