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称为“传奇妈妈”!1977年,新疆一对夫妇收养13个孤儿,加上自己的孩子就有19个人,丈夫月薪才只有45块,而女子仅用一口大锅就养活了所有孩子......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新中国刚成立的那段时间,是祖国最穷的时候,一家人能吃上白馒头都是件奢侈的事情,每天的食物就只能靠野菜充饥。 就在这种日子里,哈萨克族夫妻阿尼帕和阿比包,已经养着六个弟妹,加上自己一家三口,九张嘴全靠丈夫每月45块钱工资撑着。 这点钱,光是自家糊口都像走钢丝,可这对夫妻偏偏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把家门敞开,陆陆续-续收养了四十多个不同民族的孩子,硬是把一个小家变成了近两百号人的大家族。 1970年,邻居一对维吾尔族夫妇先后病逝,撇下三个娃在寒风里哭得撕心裂肺,阿尼帕和丈夫看着心疼,没多想就把孩子领回了家。 家里九张嘴已经够呛,现在要变十二张,可对阿尼帕来说,这不过是多添三副碗筷的事。 她的家门,从此就像个没人上锁的避难所,1977年冬天,儿子放学领回一个汉族小姑娘,叫王淑珍。 这个孩子浑身没一点肉,明明十一岁的年纪,结果身高还没有自己的儿子高,头发更是乱七八糟。 她用艾草水给孩子连洗了三天的头,又拿出准备给儿子娶媳半攒下的八块钱,全换了药膏。 在阿尼帕这里,王淑珍第一次感受到温暖,也能吃上饭,她小心翼翼的拥抱了阿尼帕,就是这个行为,让她感动不已。 她当下决定,要收养这个孩子,后来从王淑珍的口中得知,她还有三个兄妹,她没有犹豫,而是选择把王淑珍的三个回族兄妹也一并接了回来,后来,王淑珍的继父去世,留下的三个汉族孩子,阿尼帕也照单全收。 就这样,家里算上亲生的九个,加上收养的十个,一共十九个孩子,汇集了汉、哈萨克、维吾尔、回等六个民族,这在当时的青河县,简直是奇闻。 家里的人口逐渐增多,丈夫阿比包辞去了原来的工作,他开始去打零工,哪里赚钱就去哪里,一点都不怕吃苦。 有一次,阿尼帕累倒了,丈夫心疼,商量着送几个孩子去亲戚家,谁知孩子们听懂了,哭成一团,死活不肯走。 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比谁都懂事,阿尼帕从不偏心,甚至对养子女更好,她用最朴素的公平,教会了孩子们什么是真正的一家人。 可命运似乎总爱跟善良人开玩笑,1995年,一场白灾夺走了二儿子阿本的生命,他给边防队送煤时遇难,怀里还揣着没舍得吃的馕,没过几年,三儿子也因病去世。 阿尼帕把馕掰碎了撒在儿子坟头,擦干眼泪,转身就给守灵的乡亲们熬了三大锅羊肉汤,生活再苦,活着的人饭还得吃,2008年,陪了她大半辈子的丈夫阿比包也走了。 丈夫和儿子们不在了,但爱却在这个家里扎下了更深的根,阿尼帕收养的两个女儿,后来分别嫁给了她的两个亲生儿子,亲上加亲。 这个家,已经长大到近两百口人,四代同堂,孙辈里出了六个大学生,那口做饭的大铁锅,也从二尺宽换成了一米二的直径,成了这个家族团聚的中心。 后来,阿尼帕的故事传遍了全国,她成了“感动中国”人物,新疆“最美妈妈”,县里送来“民族团结模范”的奖状,她转身就压在了炕席底下。
猜你喜欢
42岁男子和智力缺陷妻子生下4个孩子!靠着婆婆在旁边帮忙才能同房!
2025-07-11
吴智恩说车
得知家庭收入后的无力感
2025-07-11
戏精趣闻榜
现在的儿媳妇太自私冷漠了!!我们小区的一个王阿姨,57岁,在儿子家帮忙看孙子,住
2025-07-12
雯姐分享生活
田静的一句反问,她亲妈说儿子不认她吗?把网友问得哑口无言。田静一大家子外出旅游
2025-07-11
旅游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