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16年,李叔同决定断食20天,目的是治疗疾病。只是,他没想到,断食期间,他居

1916年,李叔同决定断食20天,目的是治疗疾病。只是,他没想到,断食期间,他居然患上了重感冒,最终,李叔同和两个妻子选择离开。 说起李叔同,很多人可能更熟悉他后来的法号——弘一法师。但在1916年,他还没出家,是个多才多艺的文化名人。他1880年出生在天津一个有钱的家庭,从小就聪明,喜欢艺术。后来他去日本留学,学了西洋音乐和美术,回国后在上海、杭州教书,教出了一堆艺术人才。他的歌《送别》,到现在还是经典,谁没听过那句“长亭外,古道边”啊? 但李叔同的日子并不全是风光。他有个大毛病——神经衰弱症。这病听着挺文雅,其实可烦人了,头晕、失眠、焦虑,天天折磨着他。他试过不少办法,中药、西药、针灸,能用的都用了,可就是不见好。到1916年,他36岁,实在是扛不住了,才动了断食的念头。 李叔同决定断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当时他跟好友夏丏尊聊天,夏丏尊提了一篇日本文章,说断食能“身心更新”,治病不说,还能让人精神更强。李叔同一听,觉得这是条路。毕竟,别的法子都试过了,不如搏一把。 他也不是瞎来,事先做了功课。他挑了杭州西湖边的虎跑寺,这地方安静,适合静养。他还找了朋友帮忙安排住宿,准备得很周到。1916年夏天,他带着简单行李,住进了寺里,开始了这场20天的挑战。 断食开始了,李叔同给自己定了规矩:20天不吃固体食物,只喝水,偶尔加点菊花茶。刚开始几天,他身体反应挺大,饿得头晕眼花,还恶心。但他硬扛下来了,白天在寺里散步、看书、写字,尽量让自己别老想着肚子。 过了几天,身体慢慢适应了,饿的感觉没那么强烈了。他体重掉得厉害,但精神状态却变好了。他在日记里写:“断食几天后,身体弱了,心却清明了,像新生一样。”到第15天,他还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年轻时那样健康,这让他更觉得断食是对的。 20天结束,他没一下猛吃东西,而是慢慢恢复饮食。结果呢?身体真的好转了,神经衰弱的症状轻了不少。更关键的是,他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变了,心态更平和,对人生有了新想法。 这场断食,不光是治病那么简单,对李叔同来说,是一次大转变。之前他忙着教书、搞艺术,生活虽然充实,但也乱七八糟。断食让他停下来,重新想想自己要啥。结果没多久,1918年,他在杭州贡院剃度出家,成了弘一法师。 出家后的李叔同,生活简单到极点,天天修行、写字、研究佛学。他的书法和佛学作品,影响了好几代人。他的断食经历,也成了他人生的一大亮点,不少人觉得,这是个自我救赎的故事。 李叔同的断食,放到现在看,还是挺有意思的。当年他用这种极端办法治病,后来却走上了精神追求的路。这事告诉咱们,有时候身体的苦,可能真能换来心里的明白。他的选择,也让后人看到,一个人要是真想改变,没啥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