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42年,神枪手王凤麟遭叛徒出卖,被日军围在山上,打到只剩一颗子弹时,他犹豫了

1942年,神枪手王凤麟遭叛徒出卖,被日军围在山上,打到只剩一颗子弹时,他犹豫了:是打叛徒,还是打日军首领?最后,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主要信源:(王凤麟 ——百度百科) 1942年秋天,山东的马鞍山,气氛越来越紧张。 八路军副团长王凤麟,一位令日寇闻风丧胆的神枪手兼爆破能手,这时正带着一个班的警卫员,还有战友冯毅之的年迈老父亲、妻子、妹妹冯文秀以及三个年幼的孩子,守在山上养伤和扼守要道。 谁也没想到,危险正在悄悄逼近。 日军早就把王凤麟视为眼中钉。硬攻难以得手,他们就使出了阴招。 原来,一个不坚定的战士唐云三被敌人用重金收买了,成了可耻的叛徒。 就是他把山上的情况,特别是王凤麟还在养伤的消息,全都卖给了日军。 11月9日这天,噩梦降临了。 叛徒唐云三亲自引路,带着上千名日伪军,把孤峰耸立的马鞍山围了个水泄不通。 山上的情况,真是糟透了。把后来赶上山带着伤的战士都算上,能拿枪抵抗的,加一块也就三十来人。 武器就更可怜了,除了王凤麟那支宝贵的狙击步枪和一点子弹,就是几杆老旧的土枪,外加一些土造的手榴弹。 面对强敌,王凤麟没有被吓倒。 他沉着地指挥起来。巧妙利用马鞍山险峻的地形,占据有利位置。 敌人沿着那唯一一条陡峭狭窄的山路,开始疯狂冲锋。 王凤麟稳稳架起他的狙击枪,瞄准镜牢牢套住冲在最前面的日军小队长。 “砰!”一声脆响,那个军官应声倒下。 这大大鼓舞了士气!战士们用土枪、手榴弹和山上的石块奋力还击。 敌人挤在山道上成了活靶子,伤亡不小,第一次冲锋被硬生生打了回去。 第二天,日军调来更多援兵,攻势更猛,火力更凶。 王凤麟知道敌人爬山动作慢,依旧沉着应战。 他的枪口专门对准敌人的军官和机枪手。隔着三百米的距离,被他精准爆头。 战士们再次拼死抵抗,又打退了敌人一波进攻。 然而,敌我力量实在太悬殊了。 两天两夜激烈的鏖战下来,山上那本就不多的弹药几乎耗尽了。 土枪打不出子弹了,手榴弹扔光了,连能用来砸的石块都搬得差不多了。 敌人也学精了,不再一窝蜂冲锋,而是利用火力优势,步步紧逼,压缩我方的空间。 绝望之中,王凤麟想到了后山的险峻小路,试图阻止老弱妇孺转移。 可山下狡猾的日军很快发现了动静。 子弹和迫击炮弹像雨点一样封锁了退路。战友冯毅之的老父亲、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孩子,不幸全部倒在了敌人的炮火之下。 目睹这撕心裂肺的惨状,王凤麟心如刀绞,双眼通红,但他强压下巨大的悲愤。 他非常清楚,现在每一秒都是用人命在填,最要紧的是守住阵地! 激战又持续了好一阵子,阵地上能站起来的战士越来越少。 王凤麟身边最后的警卫员小张,在倒下前,把仅剩的一个弹夹塞到了他手里。 当王凤麟摸遍全身,最终确认这个弹夹里,只剩下唯一的一颗子弹了! 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山下那个叛徒唐云三得意忘形的劝降声又响起来:“王凤麟!弹尽粮绝了吧?赶紧投降,给你个警备司令当当!别让大伙儿跟着你陪葬!” 这声音刺耳至极,王凤麟胸中的怒火轰地点燃! 他想立刻把这颗宝贵的子弹,狠狠打进这个背信弃义的叛徒的脑袋! 但就在扳机即将被压下的最后瞬间,王凤麟眼角的余光,猛然扫到三百米开外一处高地上! 一道刺眼的光芒在闪动,那是望远镜镜片的反光! 阳光下,佩戴着金穗肩章的身影,正挥舞着军刀指挥!一个日军的高级军官! 电光火石之间,一个更清晰的念头压倒了喷薄的怒火,打死一个唐云三固然解恨,但对当前的战局于事无补,杀了一个还有后来人。而击毙那个日军指挥官,却能沉重打击敌人的指挥,更能挫伤他们的嚣张气焰,让他们知道中国人的骨头有多硬! 这最后的一颗子弹,不单属于个人恩怨,它代表着全体抗敌的决心! 它必须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必须射向侵略者! 这是一个中国军人最崇高的选择! 没有一丝犹豫,王凤麟的枪口猛地抬高,牢牢套定了远处那个指挥官的头颅。 他屏住呼吸,强忍着身体的剧痛,右手食指沉稳、果断地扣了下去! “砰——!”枪声划破长空,带着凛然的决绝。 三百米外,那个日军指挥官的身影猛地向后一仰,像断了线的木偶,直挺挺地栽倒在地,山下日军的喧嚣瞬间变成了惊恐的死寂! 紧接着,敌人彻底陷入了狂暴!所有炮火全都发了疯一样,集中轰向了王凤麟刚才开枪的那片小小的山崖! 子弹和炮弹雨点般落下,硝烟和尘土弥漫了一切。当日军士兵心惊胆战地爬上来时,他们看到了永生难忘的一幕。 副团长王凤麟,背靠着山岩,拖着那条冰冷的假腿,身体早已冰冷僵硬,却至死不曾倒下! 他们以几乎全军覆没,但毙伤日伪军两百余人!其中,光倒在王凤麟神枪之下的敌人就有几十个。 叛徒唐云三和那个给日军出主意的汉奸,后来也被日军军官当场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