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1月11日晚上10点,解放军已经打到石家庄国民党守军司令部大石桥附近。司令部内的大部分人都在哄抢放在桌上的军饷,作为司令的刘英自知大势已去,只是阴沉着脸坐在床上一言不发,对手下抢军饷的行为视而不见。 刘英,1897年生于湖南湘乡,赶上了中国最动荡的年代。年轻时,他想靠从军改变国家命运。1925年,他考进黄埔军校,学了战略战术,1926年毕业后加入国民革命军。从排长干到营长,他打过北伐、剿过军阀,还参加过反共作战,军事能力挺强。1932年,他上了淞沪抗战的前线,打日本积累了不少经验。1933年,他当上第36师108旅215团团长,参与了对苏区的第五次围剿。 抗战爆发后,刘英升任108旅旅长,带兵参加了淞沪会战,部队损失惨重。后来在南京保卫战中,他负责东线防御,守红山和北固山。1937年12月12日,他组织部队在和平门附近集结,想渡江撤退,可局势太乱,大批人没跑掉,被日军屠杀,这事儿成了他心里的阴影。 南京丢了后,他没退出军队。1940年,他去中央军校学了一期,后来当过军官教育队主任,带新兵。1944年,他升任新编第七军暂编第二十五师师长。抗战胜利后,他接手第三军第32师,1947年又兼了石家庄警备司令,守这座华北重镇。 刘英这人挺严肃,不赌不嫖,生活简单。平时喜欢打台球,走路去师部,不坐配的车。但到了1947年,面对解放军的攻势,他的好日子到头了。 1947年,国共内战打得火热,国民党在华北节节败退。石家庄是铁路枢纽,还有兵工厂和发电厂,战略位置太重要了,双方都盯着。 可国民党守石家庄并不牢靠。1947年10月,清风店战役中,解放军缴了城防图,还从被俘的第三军军长罗历戎那掏出不少情报。罗历戎挺配合,把石家庄的防守弱点全抖出来了。加上解放军在城里有400多地下工作者,断了电、搞策反,守军内部早就乱了套。 兵力上,解放军有第2、第3、第4纵队,外加地方部队,人数碾压国民党。刘英手下主要是第32师和一些杂牌军,战斗力差了一大截。清风店一仗打完,主力被抽走,石家庄更像个空壳子等着被攻破。 到了1947年11月11日晚上10点,解放军已经打到大石桥,离司令部就一步之遥。司令部里彻底乱了,士兵抢军饷,桌子被挤翻,地上全是钱。刘英坐在床边,低着头,脸黑得像锅底,对手下的乱象不吭声。 解放军靠城防图和情报,把守军的底摸得一清二楚。地下工作者还断了电,守军连灯都点不上。外头炮声越来越近,司令部大院被突破已成定局。就在这当口,一颗手榴弹炸了,震得房顶掉灰,解放军冲了进来。 刘英反应快,钻床底下躲着,想蒙混过去。士兵们陆续投降,枪扔了一地。等屋里安静了,他爬出来,混进俘虏堆,低头装普通人。可惜,他司机是个地下党,一眼认出他,喊了声“刘英,司令”。解放军立刻把他揪出来,押走。这下,石家庄彻底完了。 11月12日,石家庄战役结束,解放军六天六夜干掉守军2.4万,缴了一堆装备。刘英被俘后,在铁路大厂水塔下被审讯,逼着他下了投降令,加速了战役结束。 刘英后来的日子不太清楚。被俘的国民党军官一般会被改造,有的融入新社会,有的因战时行为被严办。刘英当过师长和司令,估计也得走改造路子,但具体咋样没啥记载。他曾吹过石家庄能守三年,结果几天就丢了,挺讽刺。 石家庄这一仗,解放军在华北站稳了脚跟,还给后来的城市战攒了经验。朱德夸它是“夺取大城市的创例”,还写了诗。刘英的被俘,标志着国民党在华北的防线塌了一大块,也是个时代的小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