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稀土产业格局重构 昨日MP Materials公布将获得国防部数十亿美元投资,具

稀土产业格局重构

昨日MP Materials公布将获得国防部数十亿美元投资,具体细节:1)在美国建造国内第二个钕铁硼工厂,预计2028年开始调试,钕铁硼产能10000吨(目前MP磁材产能1000吨);2)利润保证,建成后的 10 年内,保证其最小EBITDA为1.4亿美元;3)10年内,为MP Materials 的镨钕产品有110 美元的价格下限承诺(国内当前45-46w水平,折算国内含税价约89万元)

1、合作核心要点

1)股权与资金支持:美国国防部以4亿美元认购MP Materials(MP.US)优先股及认股权证,持股比例达15%,成为最大股东,并联合摩根大通、高盛提供10亿美元融资支持。

2)价格保障机制:协议设定钕镨氧化物(NdPr)最低价110美元/公斤(约77万元/吨,显著高于当前国内45万元/吨),若市价低于此,国防部将补足差价;若高于,国防部分享30%超额收益。

3)产能扩张:MP将建设第二座磁体工厂(10X工厂),2028年投产后年产能达1万吨,产品由国防部100%采购十年,同时获得1.5亿美元贷款升级加州矿山分离能力。

2、MP目前产业链梳理

1)矿端,24年生产4.5万吨REO,未来计划扩产至6万吨REO;

2)分离,23年底建成产能42680吨REO(对应镨钕约6000吨,可满足2万吨磁材需求),一季度产能利用率约30%;

3)磁材,目前建成产能1000吨,25年一季度开始首次生产,计划扩建至1万吨。

从MP产业链环节目前产能及利用率来看,矿端>分离>磁材,本次国防部投资主要扩建其缺失环节——中重稀土分离以及磁材产能扩建,美国当前一年从中国进口磁材约7000吨,完全达产后约可满足其自用需求。

3、价格下限保障MP盈利及现金流

根据25Q1季度报告,MP当前单吨氧化镨钕生产成本约60美元/kg,最低价110美元/kg(折算国内含税价约89万元/吨,远超国内当前市场价45万元/吨),利润率约45%;磁材端设置最小EBITDA为1.4亿美元,折算单吨EBITDA为10万元人民币/吨,24年金力、正海单吨EBITDA分别为1.52万元/吨、1.68万元/吨,远超国内磁材企业目前盈利水平。海外高镨钕价格或对国内镨钕价格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国内稀土价格仍处于明显低估状态。

4、美版自主可控,短期对产业影响有限

短期MP扩建还需时间,磁材厂预计28年建成投产,并且由于磁材工艺牌号复杂或有延期可能,并且海外缺分离技术,高端磁材中重稀土不可或缺,这部分能力目前没看到mp有,因此短期我国的产业链优势和极强的定价权仍会主导。

长期来看,需要承认美国轻稀土产业链已经量产,一季度产能利用率已提升至30%,对于稀土这件事也是美国的自主可控,尤其经历了我们的出口管控,对方产业链也一定是要建的,只是时间早晚,投入高低问题,这次mp事件也是说明了美国的决心和行动力,这点对后续价格判断很重要。

5、是否有冲击国内稀土产业链?

美国轻稀土产业链已经抬头,1Q25自冶炼比例已经提升至30%;若无这次补贴,美国轻稀土产业抬头至多延缓。我国在轻稀土产业领先海外的主要为成本,资源和技术并非绝对瓶颈。而重稀土领域,从资源、技术,我国对美国、澳洲,均有领先优势。

此番美国政府加大对MP补贴,至多在轻稀土领域进行一定的缺口弥补,对于我国重稀土(军工需求占比高)绝对定价权难以形成挑战。

根据MP扩建计划,磁材厂预计28年建成投产,存在不及预期的可能性,而当前海外核心缺失的环节是中重稀土分离的能力,中重稀土分离产能未给出明确时间表。我国稀土对海外供应链议价能力未来3年仍然可以维持。

6、国内价格的天花板或将打开

目前国内氧化镨钕价格45万元/吨(含税);假设MP均价不低于110美元/公斤,对应氧化镨钕价格为77万元/吨,显著高于国内。

之前产业确实担忧稀土价格过高会刺激海外产业链建设,因此价格天花板是一直悬在头上的剑,但此次mp事件要看清2点:1)美国补贴底价已明确显著高于国内,89w远大于我一直强调的60w中枢(这已经比当前45w高);2)因此通过压低国内价格来限制海外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符合美国对自主可控的定义,要尊重现实和市场规律,也基于此后续要考虑到国内价格天花板有望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