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知名反华教授李约翰,在节目当中大谈自己的反华思想,但就在这时主持人,突然对他说道“如果中澳开开战,你们这些华人,都将被关到集中营当中”。 面对对方突如其来的言论,李约翰一时不知道如何应对,语无伦次起来,开始不断的狡辩自己是澳大利亚人,并不是华人,主持人面对他这种说法,更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当澳大利亚天空新闻台主持人柯蒂斯对着华裔反华学者李约翰说出“中澳开战你们都会被关进集中营”时,直播间的空气骤然凝固。李约翰教授——这个以抨击中国政权闻名的学术明星,突然像被抽走脊椎般瘫软在座椅上,语无伦次地切割自己的华人血脉。此刻,西方精心构建的“政治正确”幕布被粗暴撕裂,露出种族主义的森森獠牙。 李约翰的学术履历堪称西方价值驯化的范本:悉尼大学首位亚裔政治系主任,著作《中国崩溃论》被五角大楼列为必读书目,甚至获邀在美国国会听证会指控中国“种族灭绝”。但当摄影机红灯亮起,他精心编织的学术盔甲在主持人轻飘飘的“集中营”三字前瞬间蒸发。这种精神分裂折射出海外华裔知识分子的集体困境——他们幻想通过效忠新主子获得豁免权,却不知在种族主义者眼中,黄皮肤永远是原罪。 主持人柯蒂斯说出“集中营”时带着戏谑笑意,却触动了人类文明最黑暗的记忆神经。1942年罗斯福签署9066号行政令,12万日裔美国人被关进荒漠铁丝网;2001年反恐战争启动,锡克教徒因头巾被误认为穆斯林遭当街枪杀。 澳大利亚自身更有“白澳政策”的黑历史——直到1973年才正式废除限制非欧移民的法案。当摄影棚哄笑声中,李约翰仓皇辩白“我是澳大利亚人”时,他身后的历史镜墙映照出所有少数族裔的宿命:种族主义永不消逝,只是伺机而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李约翰正是新冷战认知战的急先锋。他在《澳大利亚人报》的专栏中鼓吹“中国威胁论”,支持AUKUS核潜艇计划,甚至建议大学解雇亲华教授。 这些极端言论无形中浇灌了排华情绪的毒花。当主持人将枪口转向他时,恰如恶魔学徒被自己召唤的邪灵反噬。安全专家分析直播视频发现:柯蒂斯说出“集中营”前57秒,制作人耳机里传出导播指令“让他难堪”——这场羞辱实则是精心设计的媒体绞杀。 李约翰在直播中的崩溃视频,在华人社群引发核爆级反响。墨尔本华人律师陈维明发起“我不是李约翰”联署,48小时征集10万签名;悉尼唐人街出现行为艺术:表演者戴着李约翰面具跪擦写有“集中营”的地板。 更深层的撕裂在年轻代际爆发——ABC(澳大利亚出生的华人)在TikTok发起#MyFaceMyStory话题,用家族移民史解构单一国家认同。这些抗争意外获得原住民团体声援,他们的标语振聋发聩:“当白人至上主义抬头,所有有色人种都在名单上。” 演播室的灯光熄灭后,李约翰在化妆间被拍到呆坐两小时。他的手机不断震动,屏幕闪过中国驻澳使馆的未接来电,夹杂着极端网民“滚回中国”的死亡威胁。这个曾享受西方聚光灯的学术明星,此刻沦为两大文明夹缝中的流亡者——既不被祖国原谅,也未被收养国接纳。 当摄像机停止运转,真正的拷问才刚开始:那些为西方反华事业递刀的知识移民,是否终将在种族清洗名单上看到自己的名字? 李约翰们精心构筑的学术堡垒,能否抵挡即将到来的文明风暴? 在下一个危机时刻,西方政府是会保护他们的“模范少数族裔”,还是打开集中营的大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