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51 年,英军 29 旅的一个营,向我军所占领的朝鲜绀岳山阵地发起了疯狂的进

1951 年,英军 29 旅的一个营,向我军所占领的朝鲜绀岳山阵地发起了疯狂的进攻。负责阻击的我军某部 8 连 2 排正副班长、排长先后牺牲,阵地上只剩杜根德一人。他将牺牲战士的帽子挂在步枪上,架在不同掩体后迷惑敌人。随后,他在枪林弹雨中穿梭,轮番使用冲锋枪、轻重机枪、手榴弹、飞雷、爆破筒,不断变换地点方向攻击。独自坚守 6 小时,打退敌人 4 次进攻。 杜根德 1926 年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莲花乡湫果坪,父母在他早年便相继病故,童年时期的他不得不给地主放羊、扛长工。1948 年,他在马鸿逵部当兵,1949 年 8 月,他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1 年,朝鲜战争正酣,杜根德所在的部队奔赴朝鲜战场,投身到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在朝鲜绀岳山阻击战中,他迎来了自己军旅生涯中最为壮烈的一战。当时,英军 29 旅的一个营,凭借着精良的装备和人数上的优势,向我军所占领的朝鲜绀岳山阵地发起了疯狂的进攻。负责担任阻击任务的是我军某部 8 连 2 排的战士,杜根德便是其中一员。 战斗打响后,英军的炮火如同雨点般砸向我军阵地,整个山头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硝烟弥漫,碎石飞溅。我军战士依托阵地工事,奋勇还击,机枪声、步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英军在炮火掩护下,一次次向阵地冲锋,他们端着枪,嗷嗷叫着扑上来,试图突破我军的防线。 2 排的战士们毫不畏惧,在排长和正副班长的指挥下,沉着应战。他们时而集中火力压制敌人的冲锋,时而投掷手榴弹阻挡敌人的进攻路线。杜根德紧握手中的冲锋枪,趴在战壕里,瞄准冲在前面的英军士兵,扣动扳机,精准地将敌人击倒。然而,英军的攻势实在太过猛烈,在一次次的拉锯战中,我军伤亡不断增加。 激战中,排长首先中弹牺牲,紧接着,正副班长也在指挥战斗时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壮烈牺牲。指挥系统瞬间瘫痪,战士们陷入了无人指挥的境地,阵地上出现了短暂的混乱。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杜根德挺身而出,他意识到自己必须站出来,带领大家继续战斗,否则阵地就会失守。 他大喊一声:“大家听我指挥,守住阵地!” 战士们听到他的声音,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纷纷向他靠拢。杜根德迅速观察战场形势,对剩余的战士进行了简单的分工,让大家分别坚守不同的火力点。然而,战斗的残酷程度远超想象,在敌人又一轮的猛烈进攻下,身边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最终,阵地上只剩下杜根德一人。 面对蜂拥而至的敌人,杜根德没有丝毫退缩,他决定孤胆作战,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坚守阵地。他首先将牺牲了的战士的帽子摘下来,挂在步枪上,然后把步枪架在不同的掩体后面,远远望去,就像有很多战士在坚守岗位,以此来迷惑敌人,让敌人误以为阵地上还有不少兵力。 接下来,杜根德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单人战斗。他一会儿跑到左边的机枪阵地,操起轻重机枪向敌人扫射,密集的子弹形成一道火网,压制住敌人的冲锋;一会儿又跑到右边,拿起手榴弹,拉弦后准确地投向敌人的集群,爆炸声响起,敌人倒下一片;他还利用阵地内的飞雷、爆破筒等武器,不断变换地点和方向,向敌人发起攻击。 每一次火力转移,都让敌人以为是不同的战斗小组在发起进攻,从而无法准确判断阵地上的实际情况。杜根德在枪林弹雨中穿梭,身上的军装被弹片划破,手臂也被擦伤,但他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守住阵地。他的指挥声、模拟的冲杀声、进攻声不断从阵地的各个方向传出,让敌人始终不敢贸然全力进攻。 就这样,杜根德独自一人在阵地上坚守了 6 个小时。在这 6 个小时里,他先后打败了敌人的 4 次疯狂进攻,为后续兄弟部队的赶到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当兄弟部队赶到后,与杜根德协同作战,最终在内外夹击下,杀伤敌人 3000 余名,击毙敌指挥官一名,成功守住了阵地,为后续部队包围全歼敌人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有利战机。 阻击战结束后,部队党委为了表彰杜根德的英勇事迹,给他记一等功,他还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章一枚,并荣膺了 “孤胆英雄” 的称号。 1955 年 9 月,杜根德转业到山西省伍寨县粮食局工作。在地方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作风,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1980 年,杜根德调任秦安县民政局副局长。 他经常下乡驻队,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倾听群众的呼声。他在好地公社安台大队(今好地乡安台村)扶贫蹲点期间,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吃苦耐劳,和农民群众一起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他白天和农民一起下地干活,播种、施肥、除草,样样都干,从不叫苦叫累;晚上则和村干部一起研究扶贫计划,探讨如何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杜根德的身体逐渐透支。在一次劳动中,他突然感到头晕目眩,随后便倒在了田埂上。被群众紧急送往医院后,经诊断为脑溢血,虽经全力抢救,但最终还是因抢救无效,于 4 月 15 日不幸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