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98年央视春晚的导演、舞蹈总监邢时苗说:“当年《相约1998》这首歌,最初的

1998年央视春晚的导演、舞蹈总监邢时苗说:“当年《相约1998》这首歌,最初的决定并不是王菲和那英唱,原定的是男女声二重唱,女的是那英,男的是费翔。 1998年是个大年份,改革开放20周年,香港回归刚满一周年,全国上下都憋着一股劲儿要过个热闹年。央视春晚定了个主题叫“欢乐中国年”,想通过一首新歌《相约1998》把这股子盼头唱出来。歌词是靳树增写的,曲子是肖白谱的,带着点对未来的憧憬味儿。那会儿春晚筹备组忙得脚不沾地,节目单改了又改,最后敲定这首歌得男女对唱,突出点新意。那英是内地的顶尖歌手,嗓音厚实又有劲儿,早就被锁定了女声部分。男声呢,团队看中了费翔,他在美国混得风生水起,87年春晚一唱《故乡的云》,火得不行,粉丝信都能塞满麻袋。 费翔当时在华语乐坛地位不低,声音有磁性,舞台经验也丰富,导演组觉得他跟那英搭档准能擦出火花。可惜,费翔压根儿没这心思。他在美国接到电话,直接说自己习惯独唱,不想试二重唱。团队这边傻了眼,离除夕没几天了,节目单还空着个大窟窿。有人提议换人,有人说干脆把歌毙了,觉得这首歌没啥特别的,费翔不唱就没戏了。就在这乱成一锅粥的时候,邢时苗站出来了。他是春晚的舞蹈总监,平时负责编舞,但这次他管的事儿可不小。他琢磨着,这歌不能就这么黄了,得想个招儿。 邢时苗脑子转得快,提出个大胆想法:让两个女歌手唱。那英是肯定的,她的实力在那摆着,可另一个选谁呢?他点了王菲的名,当时她还叫王靖雯,在香港挺火,但在内地还没完全打开局面。这提议一出,团队炸了锅。有人觉得两个女的唱流行歌太怪,春晚从来都是男女搭配,没这先例,怕观众不买账。可邢时苗有自己的算盘,他说那英嗓子有力,王菲声音空灵,俩人搭起来能有化学反应。导演孟欣听完也觉得靠谱,拍板试一把。王菲那边接到邀请,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效率高得让人意外。 这首歌能成,离不开这几个关键人物。先说邢时苗,他不光是舞蹈总监,那年春晚的很多创意都跟他脱不了干系。他眼光毒,能在乱局里抓到机会,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那英呢,67年生的沈阳人,88年靠《山沟沟》一炮而红,95年的《白天不懂夜的黑》让她彻底站稳脚跟。到98年,她已经是内地乐坛的大姐大了,唱功扎实,粉丝无数。费翔是60年生的台湾人,中美混血,长得帅嗓子也好,82年出专辑《流连》就火了,87年春晚后更是成了全民偶像。不过他个性强,更喜欢自己掌控舞台。王菲,69年北京生的,87年去了香港,89年出道,92年靠《容易受伤的女人》拿了香港劲歌金曲奖,94年的《天空》让她在乐坛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她嗓音特别,风格前卫,年轻粉丝特别多。 《相约1998》的诞生真挺曲折。费翔拒绝后,团队一度慌了神,节目单眼看要报废。邢时苗的提议虽然冒险,但也给这首歌注入了新生命。那英和王菲的组合定下来后,排练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俩人风格迥异,那英走的是大气路线,王菲偏冷门另类,但合起来效果出奇地好。那英唱得稳,王菲加了点飘渺的味道,歌曲层次一下就出来了。导演组听完试唱都松了口气,觉得这回稳了。98年除夕夜,这首歌一亮相,观众反响热烈,掌声停不下来,成了当晚最亮的点。 演出后,《相约1998》火得一塌糊涂,电台排行榜连霸10周。那英借着这股东风,98年4月出了专辑《征服》,同名歌直接成了年度金曲,MV天天在电视上播。2001年,她拿下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歌手,事业更上一层楼。王菲呢,这首歌让她在内地彻底火了,之前她在香港名气大,但大陆观众对她还不太熟。98年下半年,她推出《唱游》,卖了250万张,《红豆》和《但愿人长久》到处都能听见。99年,她还拿了CCTV-MTV音乐盛典的最佳女歌手奖,演唱会场场爆满。费翔虽然没唱,但他也没闲着,90年代末转战音乐剧,97年出了《百老汇精选》,照样有市场。后来他说独唱更适合自己,也没人觉得他错过啥,毕竟路子不一样。邢时苗这次决策让他在业内名声更响,后来还参与了不少大晚会,影响力不减。 这首歌的影响不光是当时火一把,它到现在还是新年聚会的常客。歌词里的那股子对未来的盼头,搭上那英和王菲的嗓音,总能勾起人不少回忆。春晚历史上,能让人这么多年还惦记的歌不多,《相约1998》算一个。那英和王菲的合作,邢时苗的坚持,费翔的退出,每一步都像是冥冥中注定,凑成了这首歌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