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上海,一女子去超市买水果,看到一盒6颗的荔枝竟然卖到298元,她询问工作人员为啥这么贵,然而对方接下来的一番话令人闻所未闻。网友绷不住了:怎么不直接说吃了能长生? 上海某高端超市内,一盒标价298元的“增城挂绿”荔枝引发网友热议。这6颗荔枝平均每颗50元,价格几乎赶上一顿正餐。 超市工作人员介绍时,除了强调其稀有性,还会讲述与何仙姑相关的民间传说。 记者走访发现,盒马鲜生等渠道也在销售这款荔枝,价格基本相同。盒马采购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国挂绿荔枝产量不足2000斤,主要销往一线城市,上市两周就售罄了。 挂绿荔枝贵有其原因,增城现存的400年挂绿母树每年只结几十颗果,市面上销售的都是第四代嫁接品种。每颗荔枝需要人工套袋保护,运输全程冷链,损耗率高达30%。 除了生产成本高,文化价值也推高了价格。挂绝荔枝有独特的绿色纹路,在古代就是贡品。现在商家会讲述相关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 消费者对这个价格反应不一,白领张女士说确实比普通荔枝更甜更脆,但50元一颗还是觉得贵。金融从业者陈先生则认为,请客户时拿出这种水果,话题性和仪式感比果肉本身更重要。 高端水果市场确实在快速增长,近三年单价超200元的水果礼盒销量年均增长37%,其中有地理标志和文化故事的产品最受欢迎,广东省已将增城挂绿荔枝的传说收录为非遗美食。 但消费者需要警惕过度包装的故事营销,去年农产品投诉中,12%涉及品质与宣传不符,主要是把嫁接品种说成母树直供,或者夸大功效。 正规超市现在都会标明嫁接代数,禁止使用“延年益寿”等违规宣传。记者看到,涉事超市的价签确实标注了“四代嫁接”,传说故事用单独的文化卡片展示。 在电商平台,这款荔枝的评论很有意思。有买家把荔枝核钻孔做手链,也有人吐槽核比普通荔枝还大,果肉很薄。数据显示复购率只有8%,但礼品购买占比达71%。 其实高端水果就是消费分级的产物,有人买茅台也有人喝二锅头,关键是要有透明的品质标准。行业协会正在制定评估规范,首次将文化价值纳入,但权重不超过20%。 正宗挂绿荔枝今年地头收购价就是80元一斤,超市终端价符合正常加价幅度。增城区农业部门更关注如何扩大种植规模,让消费者以合理价格体验岭南文化。 现实中,真正购买的人并不多。记者在超市看到,那盒298元的荔枝一直静静陈列着。虽然不时有顾客驻足拍照,但实际购买的寥寥无几。 这种现象说明高端水果更多承载的是象征意义,就像古代杨贵妃吃荔枝需要“一骑红尘妃子笑”,现在的人买这种荔枝可能更多是为了发朋友圈。 从营养角度看,挂绿荔枝和普通荔枝没有本质区别。维生素C含量、糖分、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基本相同。主要差别在于口感更细腻,甜度稍高。 商家强调的文化价值确实存在,但需要理性看待。历史传说可以增加趣味性,但不应该成为定价的主要依据,消费者选择时还是要以实际需求为准。 除了满足基本需求,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一颗荔枝承载的可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者是身份认同的象征。 对于商家来说,讲好产品故事确实能提升附加值。但过度炒作可能适得其反,消费者并不都是“人傻钱多”,真正的高端产品还是要靠品质说话。 未来高端水果市场可能会更加细分,除了传统的礼品市场,可能会出现更多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产品。比如注重健康的人群、追求新奇体验的年轻人等。 298元6颗荔枝这个价格确实偏高,但在市场经济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需求来选择,不必过度解读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