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日本天皇这么矮,目测最多一米六,应该是近亲结婚的结果。血统是纯正了,可是后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你有没有想过,日本天皇为啥看起来都这么矮?从明治天皇到现在的德仁天皇,身高普遍也就1.6米左右,目测跟普通人差不多。可有人却说,这是皇室近亲结婚搞出来的结果,血统倒是纯正了,可后代咋感觉一代不如一代呢? 先说说天皇的身高吧,日本历史上的天皇,基本都集中在1.6米上下。比如大正天皇,官方记录162厘米;明仁天皇165厘米;德仁天皇也差不多这水平。明治天皇和昭和天皇的具体数字不好找,但估计也高不到哪去。咋一看,这身高跟日本人平均水平差不多,尤其在明治时代以前,那时候日本人平均身高也就1.5米到1.6米之间,跟西方人比差远了。所以,天皇这身高,搁当时其实不算啥稀奇事儿。可问题来了,为啥到了现代,他们身高还是没啥大变化呢?这就得往深里挖了。 提到天皇身高矮,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近亲结婚。皇室为了保持血统纯正,从古代就喜欢“内部消化”。比如敏达天皇、用明天皇,都跟自家姐妹结过婚。到了近代,虽然没那么夸张,但还是偏爱跟贵族近亲联姻。明治天皇的妈中山庆子是孝明天皇的远房亲戚,大正天皇的妈柳原爱子也是贵族出身的近亲。这种传统一直到1889年《皇室典范》出台才正式定了调,规定皇室婚姻得优先挑贵族血统。 科学上讲,近亲结婚确实有点风险。基因太相似,隐性缺陷容易冒出来,可能影响健康甚至身高。大正天皇小时候老生病,晚年还有神经问题,很多人就拿这说事儿,觉得是近亲结婚的锅。身高方面,基因多样性低可能会限制生长发育,毕竟身高这东西很大程度上看遗传。可话又说回来,近亲结婚就能直接把人变矮?这结论下得有点草率。毕竟日本普通人以前也矮啊,不全是皇室的问题。 身高矮,不只是遗传的事儿 其实,天皇身高矮,不能全赖近亲结婚。饮食和环境也得背锅。明治时代以前,日本人的主食就是米饭、鱼和蔬菜,蛋白质少得可怜。宫廷宴会虽然听着高大上,但吃的也就米团、烤鱼加点腌菜,跟现代营养标准比差远了。那时候全国人民都矮,天皇也没啥特别待遇,自然长不高。 反过来瞧瞧西方人,肉类、奶制品吃得多,身高蹭蹭往上窜。日本人直到二战后,生活水平上来了,营养跟上了,平均身高才慢慢涨到现在的1.7米多。可天皇这边呢?生活条件肯定比普通人好,但饮食习惯还是偏传统,没完全西化。所以,基因是一方面,吃饭这事儿也影响不小。 到了现代,皇室婚姻终于不那么“封闭”了。1959年,明仁天皇娶了平民正田美智子,打破了1500年不跟外人通婚的规矩。德仁天皇更牛,1993年娶了哈佛毕业的小和田雅子,基因库彻底打开了。这俩天皇的后代,健康状况看着确实比以前强。德仁天皇长得挺帅,身板也还行,感觉不像近亲结婚的后遗症。 但皇室也有新麻烦。德仁天皇就一个女儿爱子公主,没儿子。弟弟秋筱宫文仁亲王的儿子久仁亲王是现在唯一的男性继承人。可2021年,文仁亲王的大女儿真子公主嫁给平民,直接放弃皇籍,弄得继承问题又悬了起来。有人提议改《皇室典范》,让女人也能当天皇,可保守派死活不同意。这事儿还没定论,未来咋走谁也不知道。 说到底,天皇身高矮不矮,不能光盯着近亲结婚看。遗传肯定有影响,但饮食、生活习惯、文化传统都脱不了干系。以前日本人普遍矮,天皇也没例外;现在生活好了,普通人长高了,皇室却因为传统和基因,没跟上这波节奏。近亲结婚可能让基因池变窄,但现代婚姻开放后,这问题已经在改善。未来的天皇会不会更高大健康?不好说,但肯定不只是血统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