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84年,战士为救战友牺牲,送葬时遗体2次滑落,护士连忙开棺检查 1984 年的

84年,战士为救战友牺牲,送葬时遗体2次滑落,护士连忙开棺检查 1984 年的夏天,中越边境的山林里火药味浓得化不开。湖南兵李陶雄正带着尖刀班往 7 号高地摸,他 18 岁参军,如今是广西独立 5 师 1 团 3 连的班长,额头上还留着上次战斗蹭出的疤。 那天下午,越军的炮弹跟疯了似的往阵地上砸。李陶雄刚喊完 “隐蔽”,就瞅见旁边一个新兵直愣愣地往前冲,而一发炮弹正带着尖啸往下落。他想都没想,一把将新兵按在身下,紧接着后背就像被无数把烧红的刀子扎穿,眼前一黑栽进了泥里。 战友们把他拖下来时,血顺着担架缝往地上滴。战地医院的医生扒开他的眼皮看了看,又摸了摸颈动脉,摇摇头说 “没了”。 连队给湖南老家发了电报,寄去了烈士证和二等功勋章,还简单搭了个棚子,让战友们最后看他一眼。 装殓的时候,战士们给他换了身干净军装,把伤口用绷带缠得紧紧的,塞进塑料棺袋里。 转运车在坑洼的山路上颠,棺袋突然 “咚” 一声掉下来,护士郑英赶紧和司机抬上去。 没走多远,又滑了,这次郑英手快扶住了,可棺袋上的拉链都震开了点。 郑英心里犯嘀咕,这山路是颠,但也没到能把棺袋晃下来两次的地步。 她蹲下来拉开拉链,原本想把被子掖掖,手一摸却愣住了 —— 尸体不该是凉的吗?怎么还有点温乎?而且胳膊摸上去软软的,不像放了一天的样子。 她赶紧喊来随车医生,医生用听诊器一听,眉头突然皱起来,又翻了翻李陶雄的眼皮,突然喊 “快!有心跳!弱得很,但真有!” 两个人手忙脚乱地往他胳膊上扎针,输进去的血顺着针管往上冒气泡,郑英看着看着,眼泪就下来了。 消息传到团部,首长直接调了直升机。 到南宁 303 医院时,李陶雄浑身已经肿得发亮,医生切开衣服,密密麻麻的弹片在皮肤上顶出小鼓包,有些地方还爬着白蛆。 护士们用镊子一条条夹,光 6 月就清出来一百多条。 手术做了五十多回,医生说他身体里有近 200 块弹片,心脏旁边那几块最要命,开胸那次整整弄了 13 个小时。 李陶雄一直没醒,家属那边还不知道,他爹娘正抱着烈士证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哭。 直到 78 天后的早上,护士给他擦脸,他突然嘟囔了一句。 旁边记录的医生吓了一跳,凑过去听,他又说 “阵地…… 拿下来没?” 整个病房的人都傻了,赶紧往部队和湖南打电话。 他爹娘赶到医院时,李陶雄刚能坐起来,左胳膊肿得像个冬瓜。 医生说胳膊保不住,他急得扯掉针头:“不行!少条胳膊咋敬礼?” 后来真就没截肢,每次清创不打麻药,咬着毛巾浑身冒汗,护士说他指甲缝里全是血。 住了两年医院,李陶雄回了湖南老家,左眼彻底看不见了,右眼只能勉强看清人影。 政府给分了套房子,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王光秀,结婚那天,部队还派了人来喝喜酒。 听说后来有人问他,当时躺棺袋里怕不怕。 他说不记得了,就记得醒过来第一念头,是新兵蛋子没被炸着就好。 这让我想起抗美援朝时的李玉安,松骨峰战斗后被当成烈士抬走,颠了一路呛出口血才被发现活着。这些人啊,命硬得像山里的石头,心里装着的比命还重。 这就是老英雄们的故事。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