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俄军对乌克兰发起创纪录的无人机空袭,在周三晚间发射728架无人机,比上周五创下纪

俄军对乌克兰发起创纪录的无人机空袭,在周三晚间发射728架无人机,比上周五创下纪录的539架多了189架。《纽约时报》说“预计到秋季,俄军每次常规齐射将超过1000架无人机”。

《纽约时报》猜得还算靠谱。他们说俄军秋季每次齐射会超1000架,这话听着夸张,看看现在的增长速度,还真有可能。上周539架已经让乌军手忙脚乱,这周直接蹦到728架,这种增幅,像是工厂开了足马力。   浑水报告认错不丢人。他们之前猜俄军每周都能破纪录,就是没料到这次涨这么猛。这种误差谁都难免,毕竟俄军的无人机生产链,现在藏得比导弹发射车还深。有消息说,他们把汽车厂改了生产线,以前造发动机的车间,现在流水线下来的全是无人机机身。   这些无人机不是什么高精尖。大多是“天竺葵-2”,说白了就是改装的民用航模,成本不到2000美元。可架不住数量多,乌军拦截一枚得用价值10万美元的“毒刺”导弹,打起来跟烧钱似的。泽连斯基上个月求美国多给点防空弹,美国人支支吾吾,说自己的库存也见底了。   俄军玩的就是人海战术。以前他们靠导弹轰,现在无人机当先锋。先让这些小家伙消耗乌军防空火力,紧接着导弹就冲过来。上周敖德萨港的仓库,就是先被无人机炸懵,随后巡航导弹精准补刀,整个码头烧了两天两夜。这种组合拳,乌军防得住一次,防不住接二连三。   乌克兰的电力系统快扛不住了。去年冬天靠西方国家送的变压器勉强撑着,今年俄军专找变电站下手。周三那次空袭,基辅西南的变电所被砸中,15万户人家停电,地铁也停了三小时。维修队刚到现场,无人机残骸里的定时装置又炸了,伤了两个电工。   欧洲国家看着心急。德国给的“IRIS-T”防空系统,一次最多拦10架无人机,面对700多架,跟用渔网捞鱼差不多。法国倒是送了些激光武器,可那玩意儿怕雾霾,上周基辅下小雨,几台设备全歇菜了。   俄军的底气来自哪儿?伊朗的技术支持肯定少不了。“天竺葵-2”的发动机,跟伊朗“见证者-136”的几乎一样。但更关键的是俄罗斯自己的产能,他们把民用零件攒吧攒吧就成了武器,这种土办法,反而让西方的制裁落了空。有智库估算,俄军现在每月能造3万架,这个数还在涨。   乌军士兵私下抱怨,现在晚上睡觉都不敢睡沉。无人机的嗡嗡声跟蚊子似的,可叮一下就是个大洞。他们的单兵防空导弹,以前对付直升机够用,现在对着满天无人机,扣扳机都扣得手酸。   这种打法正在改变战场节奏。俄军不用再等导弹库存攒够,无人机想放就放。乌克兰的防线,被这些小东西搅得处处是漏洞。秋季还没到,谁都猜不准俄军下次会不会真扔出1000架,这种不确定性,比炮弹更让人煎熬。   浑水报告认个错没什么。战场变化快,谁也不能算得百分百准。但有一点很清楚,俄军在无人机这事儿上,是越打越顺手了。这种积极的变化,就算有人想装看不见,爆炸声也会叫醒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