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无缘即时零售大战的拼多多和抖音,选择侧面出击

心有灵犀的不一定是枕边人,还有可能是刀剑相向的敌人。

近日有消息显示,拼多多已经开始面向产业带大量招募工厂直营商家。据称,这是其针对具备生产、加工、代工、制造资质的工厂商家,进行的专项认证和运营扶持项目。商家在成功入选后可获得官方蓝标认证,并享受更多官方补贴的推荐扶持机会,如流量资源、特殊权益等。

无独有偶,抖音电商近期也对抖音商城中的低价秒杀频道进行了改版升级,将其货品供给从品牌全覆盖转为聚焦产业带优质民生产品。同时还上线了“产地直供·超级秒杀周”专项IP,结合时令特点和“天天五折”等营销策略,投入优势资源扶持产业带商家。

当然,电商平台投资、扶持产业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毕竟随着流量红利的消退,各家早已迎来了优质供给之争。而产业带通过平台直连消费者,也省去了经销商等中间环节,从供应链里挤掉了水分。同时消费者“直连”工厂这一模式,也有利于产业带商家更直观地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流行什么”,从而缓解在供给过剩、同质化竞争上的压力。

君不见原本聚焦B端的1688,近年凭借丰厚的产业带商家资源在C端吃到了大批红利。但不管怎么看,产业带都是电商平台不容错过的资源。

但在美团、京东、阿里如今“大打出手”的情况下,抖音电商和拼多多此举或许还有别的用意。显而易见,虽然当下美团、京东、阿里在餐饮外卖赛道打得火热,但他们真正的目标在于即时零售,新赛道自然意味着新的机会。此前在《如今的电商新势力,还无缘即时零售大战》一文中我们三易生活就曾指出,受限于运力制约等,抖音电商、拼多多暂时还无缘于这一竞争。

更为重要的是,麦肯锡的研报中就已经清晰的指出,中国消费市场进入了以“个位数增长”为特征的“新常态”,2025年消费总额预计仅增长2.3%,远低于过去的高速增长。此外有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远超网络零售整体增速,以及即时零售在县域等下沉市场正展现出惊人的增长势头。

如今的种种迹象都表明,相比电商崛起的年代,这是一场更接近存量竞争的厮杀。

既然无法正面交锋,从其他角度围追堵截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言,供给之争在电商市场的竞争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拼多多、抖音电商在此时加码产业带商家,自然是希望趁阿里、京东无暇分心时进一步壮大自身。

另一方面,除了运力之外,供给无疑也是制约即时零售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外界衡量各平台战力的重要参考。为此美团放话要在2027年前建成超10万个闪电仓,而淘宝闪购除了全面打通饿了么这一供给,向所有品牌电商商家开放,与品牌商家城市仓、线下门店合作,还拉来盒马等供给补充餐饮以外的商品丰富度。

而且从长远来看,相比价格透明、难以破价的品牌商品,自有品牌以及白牌商品或将成为即时零售平台、商家的主要盈利来源之一。既然如此,抖音电商和拼多多自然就更有动力拉拢、扶持产业带商家。

说到底,不论远场电商、还是即时零售,谁能掌握优质、稳定、有特色的源头货盘,显然就更有可能构建市场竞争的核心壁垒。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从商业模式来看,无论履约与服务成本、还是仓储成本,即时零售都要比电商更高,但目前的低价之风正在即时零售赛道蔓延。例如美团小象超市、京东七鲜、补补超市等平台,不仅积极参与618、双十一等覆盖多种消费场景的大促,还相继推出“月中半价日”、“月中买一送一”等活动。

更不要说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以及进一步教育、催熟市场,当下美团、京东、阿里已然在不惜代价进行巨额补贴,甚至有消息称,淘宝闪购内部已发起百日增长计划,并有意以不输双11的资源投入,打造全新大促活动“超级星期6”。

那么问题就来了,虽然一直在强调要聚焦“高质量发展战略”,但面对即时零售这一大势的冲击,在履约体验难以匹敌、价格优势又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持续“重仓”产业带商家的拼多多及抖音电商,是否能掀起另一场低价之争呢?

转自:三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