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吉迪最失意。
今夏,这位年轻球员正经历着职业生涯的低谷。上赛季,他和卡鲁索互换球队,加盟公牛。尽管他在公牛队的表现平平,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对阵湖人的比赛中上演的中圈绝杀。他整个赛季场均14.6分、8.1篮板、7.2助攻和1.2抢断的数据,并没有为他赢得一份令人满意的续约合同。
吉迪的目标是获得一份年薪超过3000万美元的长约,但公牛队管理层似乎对此犹豫不决。由于上赛季他没有提前续约,新秀合同到期后,他成为了一名受限制自由球员,无法与其他球队签约。
更令人唏嘘的是,吉迪离开雷霆后,雷霆队在本赛季夺得了总冠军。论实力,吉迪并不逊色于卡鲁索,甚至潜力更大。他的经纪团队坚持要求一份5年1.5亿美元的合同,参考的是魔术队去年给杰伦·萨格斯的合同。萨格斯是季后赛级别的防守悍将,而吉迪的防守能力还有待提高。尽管吉迪在上赛季末19场比赛中有着令人瞩目的准三双数据(场均21分、10篮板、9助攻,三分命中率高达45.7%),并且还投进了那记对阵湖人的关键绝杀球,但纵观整个赛季,他的三分命中率只有37.8%,季后赛表现也令人失望,防守端的移动速度也成为了他的短板。公牛管理层看得很清楚:昙花一现和持续稳定是两码事。
严峻的市场行情更是雪上加霜。今年的自由球员市场异常冷清,能够开出3000万年薪的球队屈指可数。吉迪的团队原本寄希望于其他球队提高报价,但结果却令人失望,几乎没有球队表达过兴趣。公牛记者K.C. Johnson更是直接表示:“我从未听说过公牛队提出过3000万的报价!” 造成这种僵局的原因很简单:公牛队去年刚刚因为与帕特里克·威廉姆斯签下5年9000万美元的合同而吃过亏,威廉姆斯在签约后表现低迷。因此,公牛队管理层对“潜力新星”四个字都变得格外谨慎。
吉迪是否委屈?其实,一些高级数据显示,他在场时公牛队的百回合净胜分高达10.4分,而他不在场时则净输4.3分;他的胜利贡献值在球队排名第二,正负值贡献排名第一。NBA的合同谈判从来都不看重这些隐形价值。其他几名受限制自由球员,例如库明加、格莱姆斯和托马斯,也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他们的共同点令人担忧:要么进攻效率低下,要么缺乏季后赛经验。球队老板们变得精明了,宁愿承受“吝啬”的骂名,也不愿成为冤大头。
公牛队手中还握着一张王牌:资质报价。如果吉迪坚持己见,他只能接受一份年薪1100万美元的“临时合同”,等到明年成为完全自由球员。风险显而易见:如果他受伤或者数据下滑,损失的将不仅仅是几千万美元。更令人难受的是,雷霆夺冠后,吉迪的处境变得更加尴尬:老东家夺冠,而他却成了交易筹码;新东家甚至不愿为他开出3000万美元的报价。
但话又说回来,公牛队也不敢轻易放弃他。卡鲁索换吉迪的交易,本质上是押注他的天赋上限。放弃吉迪就等于承认交易失败,并且还白白损失了一名顶级的3D球员。球队记者放出消息说“双方都渴望续约”,这不过是在讨价还价的烟雾弹。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双方各让一步:一份5年1.2亿美元左右的合同,附加一些激励条款和球队选项。毕竟,22岁的组织核心球员非常稀缺,他的传球视野和全局观是数据无法完全体现的。
吉迪的困境,其实是NBA残酷现实的缩影。“潜力”与“性价比”的冲突,“高光时刻”与“样本不足”的矛盾,无论你是否曾在对阵湖人的比赛中投进过绝杀球,或者有过准三双的数据,在总经理的精打细算面前,一切都会打折扣。如果僵局持续下去,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吉迪无奈接受资质报价,孤注一掷,赌一把明年的爆发——要么获得一份大合同,要么彻底跌入中等收入的陷阱。
各位读者,你们对此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