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泉州攻坚不动产登记难题2.2万户安置房有了“身份证”

■融媒体记者陈玲红通讯员陈高扬颜梦瑜

“20年了,终于拿到产权证了,这下心里踏实了!”在泉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专厅里,市区坪山华园小区业主陈先生拿到“红本本”后难掩激动。不只是陈先生,丰泽区法秀大厦的42名业主,坪山华园、崇德华庭等多个小区业主也将在短期内拿到“迟到”多年的产权证。这张业主们期盼多年的产权证,不仅是一户家庭“安居梦”的圆满,更是近年来泉州攻坚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生动写照,相关部门以担当破题、用政策暖心,为2.2万余户群众破解“有房无证”困局。

无证之困

入住房子近20年产权证却办不下来

“住了近20年的房子,连个‘身份证’都没有,落户、过户、孩子上学全受到影响……”法秀大厦安置房业主们的叹息,道出了泉州一批“老房户”的共同心酸。2006年交房的法秀大厦位于丰泽区泉秀街东段,因原始建设手续缺失,用地、规划、竣工手续不完善等问题,42户安置户始终办不下不动产权证。

因建设单位欠缴土地出让金、未完善土地手续,位于坪山路201号的坪山华园,有3栋住宅楼117户居民,楼房交付入住后,居民为一本证跑了近20年。部门虽有心解决,但苦于没有相关政策依据,办证的事一直悬而未决。丰泽区崇德华庭,2016年入住,370户业主因项目超审批建设,办证事宜卡壳多年……

据了解,长期以来,泉州中心市区安置房多头建设、多头管理,部分项目建设时间较为久远,存在原始建设手续缺失、项目建设主体缺失、用地手续不完善、未通过竣工验收备案、欠缴土地出让金等问题,成为安置房群众最急最盼的民生难点痛点。

政策赋能

“证缴分离”破难题50户业主拿证

“终于等到政策‘及时雨’!”2021年,《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解决不动产登记若干历史遗留问题的通知》出台,让坪山华园业主陈先生看到了希望和转机。

政策出台后,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多次走访坪山华园小区,详细了解办证难的具体情况及存在症结后,一方面依法向坪山华园建设单位追缴土地出让金,另一方面向市政府请示同意后采取“证缴分离”模式,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开通绿色通道,启动坪山华园小区业主发证工作。截至目前,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已办结坪山华园不动产首次登记,50户业主已办理分户转移登记并拿到不动产权证书。据悉,该项目是泉州运用“证缴分离”政策化解不动产“登记难”的首个项目,打通了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新路径。

近年来,泉州市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先后出台文件,分类提出中心市区安置房办证、政府主导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办证、非政府主导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办证等三类问题的解决路径,为切实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2024年以来,深入摸排梳理中心市区“登记难”项目,将法秀大厦安置房项目等11个超5年未办证的安置房项目列入专项整治,专班推进,定期调度,目前项目已全部办结首次登记,4600余户群众的“安居梦”正在照进现实。

协同攻坚

部门分类施策跑出“办证加速度”

在丰泽区崇德华庭,因安置房项目超审批建设无法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导致370户业主未能办理不动产权证。2024年,在泉州市政府主导推动下,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动对接住建部门,由其牵头完善项目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泉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结不动产首次登记,解决了业主办证难题。

这背后,是泉州针对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从立项、用地、规划、竣工备案等各环节进行详细分类,探索出的一套“分类施策+部门联动”机制:对用地手续不完善的问题,督促建设单位完善用地手续,同步由泉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容缺预审包括规划、竣工备案等在内的所有必要文件,大大减少办证时间;对竣工备案手续不完善的问题,召开专题调度会,主动对接住建等相关职能部门,梳理竣工备案手续所需材料,指导建设单位补办相关材料;对建设主体缺失的安置房项目,区级项目由区政府指定主体、市级项目由现产权单位作为主体,负责做好相关项目竣工验收、档案归集及不动产首次登记申请等工作。

一本证,系着万家冷暖、写满为民初心,不仅体现了泉州“破难题、解民忧”的担当作为,更是“小证书”托起“大民生”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