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金石杂谈
7月8日,沪指再度向3500点发起冲击,最新报3497.48点,5000多只股不足1000只下跌,成交额逼近1.5万亿。与此同时,恒指突破24000点大关。
在A股冲刺3500点的关键时刻,股市赚钱效应明显,股民们彻底高潮了,明日9点半见证,各种选手冲高诱惑,稳定币、光伏、电力、半导体,总有一款适合你,还在等什么,网!贷!去!
在今日大涨的概念股中,凡是反内卷的都在爆炒,建材、玻璃、光伏,尤其光伏。钢铁、水泥、建材、汽车、生猪等各行各业都在反内卷。
在产能过剩、需求放缓之下,大家看光伏多晶硅价格,可谓是一路向下,所以此前的光伏龙头们纷纷亏损。
据媒体统计,2024年,A股68家光伏设备企业,合计亏损约257亿元。而在2023年,则是合计盈利993亿元。比如隆基绿能2024年亏损86亿,上演裁员潮,而2023年盈利超百亿。
7月1日,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自7月起集体减产30%,以缓解行业“内卷式”竞争,预计7月国内光伏玻璃产量将降至45GW左右。市场分析,随着减产推进,光伏价格有望反转,光伏股或也有望迎来拐点。
7月7日晚上开始,市场流传一则“小作文”,主要内容涉及“硅料收储可能会于近期落地”。事实上,该传闻已经在5月份发酵过一次。所传的“收储计划”,则是由头部硅料厂商牵头并购行业其他硅料产能,核心还是降产能。
受此消息影响,首行新能20cm涨停,大全能源涨11.72%,通威股份、亚玛顿、双良节能、亿晶光电大涨10%;港股顺风清洁能源大涨超20%,卡姆丹克太阳能大涨近12%,阳光能源大涨近11%;新特能源、福莱特玻璃、协鑫科技等均涨超7%。
对于光伏股集体爆发,合盛硅业董秘开心的发朋友圈:要信早信,格局打开。截至收盘,合盛硅业涨5.27%,市值近600亿。(金石备注,高君秋,是为87年的女董秘,此前在安信某营业部,还在私募宁波揽众中担任执行董事和经理,2018年加入合盛硅业)
还有一个段子说,CPU炸了,但关于硅料收储的小作文,多方和空方则说法不一。多头说硅料收储陷入分歧是假消息,系空头自救行为;空头说硅料收储陷入分歧的假消息是假消息,系多头的自救行为。
对此,协鑫科技副总宋昊表示,我相信段子生产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大家核实的速度,莫要迷失在信息大潮中。(金石注:在协鑫科技高管大名单中,宋昊并不属于公司高管,他的职务是助理副总裁兼证券事务中心总经理,属于高级管理层)
两位光伏高管,一个让日早信,一个让你认清现实,大家相信谁?正如上文所述,随着这几年光伏产能过剩,价格不断创新低,光伏产业链公司业绩都下滑明显。比如,合盛硅业连续四年业绩下滑超30%,2024年利润直接腰斩至2.6亿;而协鑫科技,23年利润下滑84%,24年利润下滑244%至亏损47.5亿。
不过,对于硅料收储的小作文,中证报消息,通威股份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市场消息很多,但我这里确实没有更确切的消息。在反‘内卷’的背景下,整个光伏板块都在积极响应,硅料端报价上涨明显,硅料企业的市场表现显得更为突出。”
“目前,N型多晶硅料的现货市场价格是39元/千克,价格在持续上涨中。”上述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除了硅料端价格上涨外,硅片、组件环节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价格意向,但截至目前,其最终报价尚未出炉。
对于光伏未来走势,金石杂谈认为,无论小作文消息真假,政策层面已经定性,那就是反内卷,未来去产能是大势所趋,光伏相关产业价格有望迎来价格反转,推动股价上涨。
申港证券表示,在内卷式竞争中,光伏行业各环节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破除内卷后,通过治理低价无序竞争,产品价格有望回归理性,避免因过度竞争导致的价格暴跌。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光伏行业中成本和技术领先的公司,比如隆基绿能、爱旭股份、通威股份。
兴证策略表示,钢铁、建材、煤炭、化工、有色等资源品作为“反内卷”政策重点关注的领域,近年来供给收缩已在提速,需求边际改善之后业绩弹性有望更大,行业困境反转的预期在加强。进入右侧或左侧中后段的产业链和概念股:
此外,市场资金再度涌入稳定币,港股胜利证券涨超33%,国泰君安国际涨超28%,云锋金融涨超19%,耀才证券金融涨超15%,新火科技控股涨超13%。金涌投资沾上稳定币,直接暴涨530%。
A股稳定币同样爆发,恒宝股份、四方精创今年涨幅都超200%,京北方、楚天龙、雄帝科技等涨幅都80%以上。
7月7日盘后,金涌投资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近日与AnchorX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备忘录,双方拟在跨境支付与贸易、稳定币应用场景拓展、数字资产交易与管理、投资于区块链技术与金融科技领域等方面探索潜在合作。
公告介绍称,AnchorX利用领先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强化的网络安全措施,发行1:1挂钩离岸人民币的稳定币AxCNH。AxCNH作为稳定币,独立于传统国际支付网络运作,降低对美元和SWIFT系统的依赖,减少交易成本,并实现全天候全球即时结算。
以下是港股稳定币相关概念股:
转自:市场投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