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陇西八景之“翠屏晴岚”考 乾隆《陇西县志》载:翠屏山,在正南三十五里,与桦林山相连,五峰耸翠,自城中望之如画屏然,为八观之一。西秦乞伏国仁袭鲜卑三部于山曲。两山之间,一峦特起,名诰轴山,俗名晒经坡。 1990年《陇西县志》载:大坪山,在县南19余公里处,是陇西、武山的分界山,五峰耸翠,自城中望之,如画屏,为八景之一,名“翠屏晴岚”。西秦乞伏国仁袭鲜卑三部于山曲,即此处。东西走向,海拔2495米。 由此可见,今大坪山即古翠屏山,陇西古八景“翠屏晴岚”即此处。那为何有人认为“翠屏晴岚”在今三台呢?估计是臆测,因为三台有个“翠屏小学”,却没有“翠屏”这一地名。1953年在陇西文峰区设立过“翠屏乡”。加上20世纪以来,因生态退化,大坪山曾短暂林相稀疏,“晴岚”景观减弱。但21世纪退耕还林后植被恢复,重现“五峰耸翠”、“云雾缭绕”景观。 大坪山位于地处陇西与武山交界带,是陇西南部五条沟的发源地。 乾隆《陇西县志》载: 曲家沟河,距城东十五里,源出翠屏山,北流入于渭。 鄂窑沟河,距城东二十五里,源出翠屏山谷口,北流入于渭。有石虾蟆,祷雨辄应,亦名虾蟆河。 暖泉河,距城东十里,源出翠屏山,北流十里至二十里铺溉田,其水经冬不冻。 齐家沟河,距城东三十里,源出翠屏山,北流入于渭。 苟家山河,距城东三十里,源出翠屏山,北流入于渭。 笔者经过多年考察,发现今曲家沟、鄂窑沟、暖泉沟,祁家沟(古称齐家沟)、苟家沟五条沟皆发源于大坪山,五座山峰正好对应了五条沟。由河流发源地可以确认,今大坪山即古翠屏山。 “晴岚”指雨后初晴时山间缭绕的雾气与阳光交织的景致。大坪山植被茂密(松柏、梯田、胡麻地),加之海拔较高,水汽易凝结;登顶后视野开阔,可俯瞰渭河山川,云雾在日照下呈现“浮岚浓且淡”的动态画卷。现代登山者所见“自城中望之,如画屏”的视角,进一步佐证其作为地标性观景点的历史延续性。 也有观点认为“翠屏晴岚”可能在武山境内,但武山现存文献无此景记载。反观大坪山作为陇西-武山界山,其主峰属陇西辖域,且陇西方志明确将“八景”归于本县。 大坪山即古翠屏山,“翠屏晴岚”得名于其屏风形制与晴岚气象,且景观因生态修复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