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韩国生物医学论文AI辅助率高达20% 远超英语国家

(转自:AJU视界)

韩国生物医学论文AI辅助率高达20%

据科学技术界8日消息,德国蒂宾根大学德米特里·科巴克(DmitryKobak)博士团队近日在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Advances》发表研究报告,揭示大型语言模型(LLM)如ChatGPT在生物医学领域论文撰写中的广泛应用。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发表的生物医学论文中,每五篇约有一篇借助了LLM辅助完成。该研究团队基于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PubMed数据库中2010年至2024年间约1500万篇生物医学论文摘要,通过分析LLM偏好用词的使用频率,推断论文是否采用了相关技术。结果显示,2024年摘要中诸如“delves”“underscores”等不常用词汇以及LLM偏好的454个关键词使用频率显著攀升,推算当年约13.5%的摘要借助了LLM辅助撰写。

从国家层面来看,英语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等的LLM使用率约为5%,而韩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等非英语国家的使用率则高达20%。研究团队分析认为,非英语国家更多将LLM用于英文校对和辅助撰写,而英语国家则倾向对LLM生成内容进行润色。在学术期刊层面,顶级刊物如《Nature》《Science》《Cell》的LLM使用率约为7%,《Nature》子刊则接近10%;相比之下,被质疑为“学术水刊”的瑞士MDPI出版社期刊使用率高达21%。值得关注的是,韩国学者发表在MDPI旗下《Sensors》期刊的论文中,LLM使用率更是达到34%,处于较高水平。研究团队指出,LLM对生物医学领域论文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呼吁学术界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工智能(AI)应用规范和政策,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研究环境。

随着生成式AI工具的普及,学术界对LLM伦理与规范的讨论日益增多。《Nature》近期对5229名研究者进行调查显示,90%的受访者认可使用生成式AI辅助编辑或翻译论文,但其中55%认为必须注明AI使用情况并对翻译结果进行核实。约33%的研究者反对在论文摘要中使用AI,45%认为只要注明即可,23%则表示完全接受。此外,相比论文正文,研究者对在摘要中使用AI的接受度更高。但实际上,只有28%的研究者曾使用AI辅助写作,表明学界整体仍对AI应用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