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长安街知事
2025年7月1日,“大而美法案”在参议院形成50:50的对峙局面后,副总统万斯一票定局,法案涉险过关,特朗普赢得重大立法胜利。
作为特朗普竞选“最大功臣”,马斯克却成“大而美法案”最大输家。“特马同盟”彻底崩塌,马斯克连续多日猛烈抨击“大而美法案”,威胁要让支持该法案的议员落选,甚至组建“美国党”,颠覆美国原有的政治格局和权力潜规则。
这场由盟友到反目的戏剧性转变,背后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积累已久的政治与经济裂痕最终爆发。
5月30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马斯克出席特朗普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狡兔死,走狗烹”
从经济上看,马斯克的政治“投资”不但没有获得应有回报,反而遭遇巨大损失。
“大而美法案”将原定于2025年底到期的7500美元电动汽车购车税收抵免提前至2025年9月30日终止,却保留化石燃料补贴。特斯拉每年将损失17亿美元利润,且特斯拉用于扩建全美充电网络的联邦补贴计划将腰斩。此外,“大而美法案”中大规模赤字扩张使DOGE(政府效率部)前期努力化为乌有。
从政治上看,特朗普站队建制派,将马斯克赶出“权力圈子”。
在政府效率部改革过程中,特朗普明确人事决策权属于内阁成员,变相支持建制派,维护传统能源、军工集团利益。特朗普还默许建制派对马斯克的架空。比如,拒绝在白宫附近为马斯克设立办公室,在国税局长、NASA局长等关键岗位的人选上,马斯克给其政治盟友的提名多次被特朗普否决。
在“大而美法案”讨论过程中,特朗普对倾向马斯克立场的议员发出惩戒警告;同时,通过终止或减少合同、取消税收优惠、加强政府监管与合同审查等方式使得马斯克的净资产减少约340亿美元,甚至在白宫记者会上公开表态,可能考虑驱逐马斯克,以阻止马斯克利用其财富与政治影响力破坏特朗普的政治议程。
特朗普大胜,美国撕裂加剧
“大而美法案”将进一步放大美国的贫富分化,强化民粹主义,美国部分底层白人可能会产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并为未来十年的极左翼政治回潮埋下伏笔。
巨大的减税开支意味着短期内美国经济再获增长动能,富人及其企业不但节省税收支出,而且资产价格更创新高,但是支撑这种减税的资金来源则是美国全面提高关税,大幅削减底层福利,以及持续的财政赤字扩张。这种赤裸裸的劫贫济富的再分配政策,将使MAGA派里的中下层白人也成为受损者。
“大而美法案”也暴露共和党内部矛盾与裂痕。一方面,“大而美法案”引发了共和党传统小政府保守派的不满。三名共和党保守派参议员投票反对该法案,至少六名共和党众议员反对该法案。
另一方面,史蒂夫·班农、彼得·纳瓦罗等右翼民粹主义者将以马斯克为代表的科技右翼视作右翼民粹主义运动的威胁,坚决支持特朗普打击马斯克。“大而美法案”将进一步加剧右翼民粹主义与科技右翼的分歧。
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冲突还引发了科技右翼内部派系分化,未来科技右翼可能分化为三个方向:一是,以风险基金、国防科技公司和国家安全机构为代表的国防科技派。国防科技派高度依赖政府订单与国防合同,其传统保守的政治理念与右翼民粹主义阵营相近,因此将进一步强化与右翼民粹主义的联盟。
二是,以加密货币行业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硅谷建制派。加密货币行业将成为共和党的重要金主,而埃米尔·迈克尔(EmilMichael)与大卫·萨克斯(DavidSacks)等硅谷建制派与白宫和联邦机构建立了深厚联系,掌握科技行业的政策制定权,尤其是加密货币和AI等领域。此外,特朗普家族自身涉足加密业务,使硅谷建制派获得了直达白宫的通道。
三是,以马斯克旗下公司与产业为代表的马斯克派系。随着该阵营向独立政治力量“美国党”的转型,其政治影响力有可能发生重大质变。但马斯克在美业务布局的关键领域——包括加密货币、国防及电动汽车,商业利益将受打击。
3月11日,特朗普与马斯克在白宫一辆特斯拉汽车旁与媒体交谈。
例如,马斯克在美国发行稳定币的计划可能受阻。随着电动汽车的补贴被终止,特斯拉或将产能重心转移至欧洲和上海生产基地,此举将削弱美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优势地位。这也为中国提供了在未来全球清洁能源体系中进一步强化和巩固领袖地位的战略性机遇。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毫无疑问,万斯如今成了“大而美法案”与“特马同盟”决裂的“最大赢家”。万斯凭借其“关键一票”,及其独特的政治定位与平衡能力,在共和党内地位日益上升。
6月27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
一是充当特朗普—马斯克冲突的调解人。万斯在特朗普—马斯克冲突中采取了微妙的平衡策略,支持特朗普,保持政治忠诚的同时,安抚协调马斯克的支持,防止共和党内部科技资本与右翼民粹主义的彻底决裂。
二是,万斯确认了自身共和党内关键政治人物的地位。作为共和党全国委员会财务主席,万斯成为史上首位副总统兼任此职者,掌握党内权力中枢。他直接控制竞选资金分配与候选人提名机制,可直接影响2026年中期选举席位争夺。
此外,万斯还能够推动共和党议程,维护共和党团结。在参议院投票中,万斯成功说服了穆尔科斯基、霍利和斯科特等共和党参议员投下赞成票。同时,万斯投出“大而美法案”决定性一票,该法案展示了万斯推动关键优先事项的能力,也使得他成为维护共和党内团结的关键人物。
而且,万斯还能替代马斯克,充当特朗普政府—科技右翼阵营的桥梁。他着力强化面向科技右翼的筹款活动,由此成为特朗普政府与科技右翼之间主要联络人,填补马斯克退出特朗普权力圈子所形成的真空。
2024年10月5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马斯克、特朗普和万斯出席一场竞选活动。
图源:视觉中国
转自:长安街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