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万力社区聚兴小区内,经常会在凌晨3点多产生持续犬吠的声音。因为天气较热,小区内大多数居民都开着窗户,犬吠声音引发扰民问题。为高效化解矛盾,工作人员化身“侦察员”和“调解员”,成功找出养犬人并对其进行劝说,最终养犬人同意做隔音或考虑搬离。
6月下旬,万里社区先后接到多名居民投诉:“我们院里最近这段时间,天天凌晨有狗叫,不是一只狗,是很多狗一起叫,吵得根本睡不好觉。”社区接到投诉后,立即成立主任+区域长+网格员“三级联合调查”小组。一方面向诉求人了解“声源”范围、一方面走访附近居民和商户了解情况、并采取“定时蹲点”筛查问题点,最终精准定位扰民源头。
原来,是一户二楼居民在自家闲置房屋内饲养数只狗,有小型狗,也有大型狗。近日天热,该户居民张先生把窗户打开,给屋子散热。屋子里的犬遇响动就会频繁吠叫,热得不舒服也会叫。尤其是凌晨的时候,只要有一只狗叫了,其他狗就会跟着叫,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
调解员在调查期间,分别在凌晨、正午、傍晚、午夜等不同时段,到张先生家附近记录犬吠情况,拍摄视频取证,核实情况。在确定确实是张先生养的数只狗产生的噪音后,调解员找到张先生与其家人,进行劝说。
调解员首先以“同为养宠人”视角切入,肯定张先生对宠物的爱心,再通过展示拍摄不同时段多只狗狂吠的视频记录,让张先生直观感受犬吠对邻居生活的实际影响,以“将心比心”打开沟通缺口。与此同时,调解员积极引导张先生文明养宠,一边向张先生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一边结合近期其他社区因犬吠引发冲突的案例,向张先生说明违规养犬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帮助其建立“养宠自由需以不影响他人为前提”的规则意识。
最后,调解员向张先生提出“关闭门窗、加强陪伴、注意卫生、必要时考虑犬只搬离居民区”四条建议。通过调解员的劝说,张先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严肃性,表示会采取隔音措施,或考虑搬离。在调解员沟通劝说后,居民反映犬吠扰民的情况明显减少,此邻里矛盾成功化解。
万力社区提供
龙头新闻·生活报记者:李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