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群会吃掉冬眠的熊吗?一位60多岁的森林守护员表示:80%的人不知道,熊冬眠不是因为冷,也不是因为困,而是因为不容易找到吃的,碰到冬眠的熊,最好别靠近。 2021年,一场熊狼世纪大战开始,棕熊正在搜寻野狼的踪迹,森林地形复杂,却没有成为熊的阻碍,反而成为熊的助力,在狭小地形,没有动物能对熊产生威胁,即便是东北虎也不行。 突然熊找到了一个土坑,目测一米多深,洞口极其狭窄,隐隐约约能听到狼崽的嚎叫,毫无疑问这是一处野狼窝,周围的成年狼不断嚎叫,期望能把熊赶走,可熊似乎打定心眼要把这出狼窝给刨开,丝毫不在意成年狼的号角,甚至毫无顾忌的把自己的后背漏给野狼。 没多久,狼窝里的幼崽变成成年熊的猎物,大半天的时光,熊终于走了,只在原地留下一张张带血的皮毛,成年狼只能留在原地悲戚的哀嚎,哪怕是麻雀也受不了这样的号角,可即便是这样,也没有狼敢对熊继续追击。 成年熊对欧洲狼来说是天敌,是他们不敢下手的对象,在春夏秋季节也就巴拉,熊在这些时间段攻击性极强,堪称丛林一霸,跟老虎是王不见王,既然如此,狼为什么不选择在熊冬眠的时候像熊报仇,一雪前耻。 不是狼不想报仇,也不是狼太过怂,哪怕是熊睡着,依旧是狼无法匹敌的对象,这又是为何? 进入冬季,食物短缺,像熊这样庞大的猛兽,主动攻击很难捕杀猎物,因此他们必须在秋季贴秋膘,让自己的身体充满脂肪,力求一个冬天不进食也饿不死,而冬眠是最有效降低熊身体消耗的行为。 但狼并不需要冬眠,他们行动敏捷,即便是在冬季,也能找到食物,繁衍种群,往往一个冬天,他们的迁徙路线甚至能够横跨整个地区,他们棕白色的毛发能够为他们的捕猎提供绝佳的伪装,没有敌人会想到,有狼群正在悄悄靠近他们,等到狼群群起而攻之的时候,猎物只有殒命当场。 狼是睚眦必报的动物,但凡是有动物招惹到狼,必将迎来他们的袭击,但熊除外,倘若忽略熊的身体笨重,无法进行长距离奔跑,毫无疑问他是最适合生存在冬天的动物。 狼不敢欺负熊,原因有三,对熊而言,不把狼放在眼里,对狼而言,都是劣势。 熊在冬眠之前,会给自己准备栖息之地,有山洞,或者刨土坑,亦或者树洞,树洞的优势在于,洞口狭窄,熊的身高较高,能轻松躲进去,而像狼这样的动物无法通过洞口进入树洞,山洞在大雪的作用下,会把熊的踪迹覆盖的完完全全,土坑在寒冷天气会变得极为坚硬,狼很难刨开。 即便是刨开,熊依旧有很大优势,狼的身体并不适合贴秋膘,不如熊膘肥体壮,无论是进攻还是袭击 都无法对熊造成有效的伤害,况且熊还能依靠洞穴无论狼从哪个地方进攻,熊都能保证后背不被狼袭击。 但狼反而要冒着风险去攻击熊,此消彼长,狼很容易筋疲力尽,在冬天,失去精力就意味着冻死,找不到食物的他们,反而会成为熊的猎物。 当然不缺乏体型较小的熊被狼追着走,但熊的脚掌天生就适合在雪地里行走,厚实的脚掌,紧贴地面的肚皮,让熊行走的踪迹被大雪完美覆盖,但狼就不行,它们的爪子太过细长,在漫漫大雪中,很容易陷进雪里,导致他们行动困难,更别说追击熊。 即便是群狼在同心协力下把熊逼到了死角,熊依旧可以凭借皮糙肉厚钻进更加茂密的丛林里,这天然限制了狼的奔走,更无法对熊形成合围。 总结下来就是,熊攻击狼才是正常的生物法则,而狼攻击冬眠的熊只会使它们损失殆尽,不仅对狼群的成长无益,反而容易成为熊的猎物,当然,这是放在欧洲来讲,在北美洲,视野开阔,丛林稀少,熊的体型较小,还是很容易被狼群围剿,但那又是另一种说法了。 信息来源:《北美熊类研究》《西伯利亚野生动物观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