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一位年轻漂亮的18岁台湾女孩远嫁非洲总统成为“王妃”,婚后备受宠爱。但生下两个女儿后就失宠了,她哀求回国却惨遭丈夫毒打与软禁,最终以治病为由仓皇逃回台湾省,至今隐姓埋名,聊度余生。 18岁的山东籍台湾女孩林碧春,身着华美嫁衣嫁给了中非共和国总统让-贝德尔·博卡萨。 这一刻“灰姑娘变身王妃”的童话瞬间,所有人都为林碧春感到幸福。 然而,仅仅数年,她便苦苦哀求返回台湾探亲治病。 那么,为什么昔日的“王妃”却执意要回国呢? 这么多年,林碧春到底经历了什么? 1950年,林碧春出生在山东,幼年时随家迁居到了台湾高雄。 童年揭不开锅的生活,让她早早便尝尽了人间的辛酸。 为了分担家计,她只能选择初中辍学,干着底层岗位,勉强维持生计。 然而,改变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1968年。 这一年,她凭借清秀的容貌和机灵劲儿,在竞争激烈的圆山大饭店谋得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 这里出入皆是达官显贵,同时也让她萌生了“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想法。 巧的是这一年,中非共和国总统博卡萨访台,刚好来到了圆山大饭店。 而林碧春被指派负责照料这位非洲强人的日常起居。 博卡萨,这位通过军事政变上台、以铁腕著称的统治者,第一眼便被林碧春身上独特的东方韵味所吸引。 她年轻、美丽,带着未经世事的纯真,与博卡萨身边那些或谄媚或世故的面孔截然不同。 短短数日相处,博卡萨的“热情”对林碧春展开了猛烈攻势。 他许诺无上的荣华富贵,这对林碧春而言,简直是天方夜谭般的诱惑。 尽管家人强烈反对,她也知晓非洲存在一夫多妻的习俗,但“王妃”光环的强烈愿望冲昏头脑的林碧春,在台湾当局出于政治考量的默许甚至推动下,踏上了飞往中非的航班。 初抵中非,博卡萨确实兑现了部分承诺。 他为林碧春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玫瑰铺路,专机接来她的家人观礼,极尽奢华之能事。 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拔地而起,锦衣玉食,林碧春仿佛置身于童话之中,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尊荣。 然而,幻象的泡沫很快被残酷的现实戳破。 她惊恐地发现,自己并非博卡萨唯一的妻子,只是他庞大后宫中的第九位成员。 更致命的是,博卡萨暴戾、多疑、好色成性的本性逐渐暴露。 他统治下的中非,民不聊生,他本人则以残暴闻名。 他对女人的兴趣如同对待收藏品,新鲜感一过便弃如敝履。 林碧春短暂的“得宠”期,随着她接连生下两个女儿而迅速终结。 在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的博卡萨眼中,未能诞下男性继承人的林碧春价值骤降。 加之生育和异国生活带来的压力,令她青春不再,容颜憔悴。 博卡萨的注意力很快转移到其他国家“进献”的金发美女身上,林碧春被彻底打入冷宫。 昔日的宫殿成了华丽的囚笼,她不仅失去了丈夫的宠爱,更失去了人身自由和尊严。 当她试图以思念家乡、身体不适为由,哀求博卡萨允许她带女儿回台湾探亲或治病时,换来的不是怜悯,而是一顿毒打和无情的软禁。 此后,就连与家人通信都成奢望。 巨大的心理落差、对故乡的思念、对女儿未来的担忧,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恐惧,日夜折磨着她。 在绝望中,林碧春抓住了一线生机。 她设法通过隐秘渠道,联系上了台湾驻中非的相关机构或大使馆。 台湾方面基于人道主义考虑,他们以林碧春罹患严重皮肤病、需回台接受专业治疗为由,向博卡萨政府提出申请。 或许是厌倦了这位失宠的妃子,或许是觉得她已无利用价值,博卡萨最终松口,但只允许林碧春一人离境,两个年幼的女儿必须留在中非作为“人质”。 这对一位母亲而言,无疑是锥心之痛。 但为了逃离,林碧春别无选择。 这一次的返程没有告别,没有行李,只有一颗破碎的心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 飞机起飞的瞬间,她回望那片给予她短暂虚荣又带来无尽痛苦的土地,她终于逃离了肉体的囚笼,但心灵的创伤和失去女儿的痛楚,将伴随她一生。 回到台湾的林碧春,并未迎来想象中的解脱。 她“非洲王妃”的经历曾是轰动全岛的新闻,如今落魄归国,更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 巨大的心理创伤和挥之不去的恐惧,迫使她选择了彻底的隐匿。 她更名换姓,深居简出,切断了与过去几乎所有的联系。 曾经的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只剩下无尽的悔恨与对女儿刻骨的思念。 回望1968年那场玫瑰盛放的婚礼,就像一场精心编织的幻梦,将这位贫寒少女,推向了权力与欲望的巅峰,也推入了深渊。 她的余生,是1968年盛夏那场虚幻盛宴后,漫长而寂静的散场。 主要信源:(海峡导报——台湾18岁少女嫁非洲暴君,失宠后落魄返台至今隐姓埋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