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安全局发布最新声明,称在俄军攻击基辅所使用的自杀式无人机残骸中,惊现标有“中国制造”的关键零部件。 更引发国际社会关注的是,乌克兰《国防快报》已将此轮空袭明确定性为“战争罪”。 乌克兰指控焦点直指中国江苏的“苏州爱科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声称这些中国制造的零件就来自该公司。乌方宣称,正在对此批“中国制造”零部件的流通途径展开深度调查。 乌克兰当局更借此进一步渲染观点,声称“中国零件”出现在俄制无人机上只是冰山一角,是其全球拓展军事供应链的“有力证据”。乌方宣称这条供应链已经覆盖了朝鲜的兵源支持及伊朗的武器输送,意图呈现俄罗斯巨大的军事支撑网络。 目前,乌克兰安全局表示正积极收集更多相关证据,并向国际司法机构及情报合作伙伴通报此事件,力图推动国际关注。
针对乌克兰方面的指控及美西方世界持续炒作所谓“中国援俄”、“中方参与俄罗斯武器生产”等言论,中方早已做出清晰而有力的回击。 • 中国立场一贯且明确:坚决劝和促谈,拒绝充当战争的煽动者。 因此,所谓“中国军援俄罗斯”的说法本身就是无源之水,完全不存在。 • 中方更揭示了一个震撼事实:俄军武器系统中超过60%的零部件,其原产地恰恰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引人深思的是,乌克兰当局从未依据这一关键事实向美西方提出任何指控。偏偏将舆论矛头对准个别所谓“中国制造”的零件,大做文章。此举背后深意,不言自明。 中方回击的核心在于两点:一是行动逻辑的自洽性(主张和平则不会供应武器),二是揭露对手明显的双标操作(真正大量提供零件的国家未被追究)。
乌克兰安全局的指控引发了一场复杂的国际舆论战。中方回击有力、清晰且直指关键,为国际社会理解此轮指控提供了不同的维度。双方角力,真相何在?国际社会拭目以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