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2003年,罗纳尔多来到中国,一个富婆对他说:“只要你陪我吃顿饭,我就给你30万

2003年,罗纳尔多来到中国,一个富婆对他说:“只要你陪我吃顿饭,我就给你30万美金。”罗纳尔多没多想,爽快答应了。但是,4年后,罗纳尔多发现中了圈套,自己亏大了,而下套的人正是这位女富豪江佩珍。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这句老话得牢牢记住! 大家还记得之前在央视有个广告,是足球明星罗纳尔多“关键时刻,就用金嗓子喉片”吗? 然而,作为当事人的罗纳尔多,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代言这回事。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女富豪江佩珍,这位日后被称为“铁娘子”的女企业家,人生起点低得惊人。 1959年,年仅13岁的江佩珍母亲早逝,生活的重担让她踏上了求职的道路。 她来到柳州糖果二厂门口,被破例收为童工。 她凭借过人的机灵和勤奋,18岁被工友推选为副厂长,33岁便执掌全厂,成为糖果二厂厂长。 90年代初,传统糖果市场遭遇寒冬,厂子濒临倒闭。 1993年,江佩珍怀揣厂里仅剩的7万元救命钱,挤上开往上海的火车,找到华东师范大学的王耀发教授寻求技术合作。 不久,“金嗓子喉宝”诞生,这款润喉糖以其独特配方成为厂子的翻身之作。 然而,产品虽好,品牌知名度却有限。 江佩珍脑子一转,想到了“名人效应”,这时的她需要一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巨星来代言,让金嗓子一鸣惊人。 彼时,刚刚率领巴西队夺得2002年世界杯冠军、以天价转会皇家马德里的罗纳尔多,正是地球上最耀眼的体育明星,其商业代言费动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 囊中羞涩的金嗓子根本无力承担这天价费用,但江佩珍没有放弃,她决定剑走偏锋。 于是,便有了2003年那场精心策划的“鸿门宴”。 江佩珍通过中间人,向罗纳尔多团队抛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方案。 只需在紧张的访华行程中挤出一点时间,参加一个私人性质的餐叙和拍摄活动,即可获得30万美元的丰厚报酬。 对罗纳尔多而言,这无异于举手之劳的“快钱”。 他爽快应允,甚至为此调整了行程。 在包间里,江佩珍营造了极其“友好”的氛围。 孩子们献花,现场气氛热烈。 工作人员则以“内部留念”、“记录巨星风采”为由,引导罗纳尔多进行了一系列拍摄。 整个过程被包装成粉丝见面般的轻松愉快,罗纳尔多沉浸在30万美元唾手可得的喜悦和对中国“粉丝”热情的感动中,对拍摄内容的真实用途毫无戒心。 他按要求完成了所有动作,拿着支票满意离开。 本以为这只是一次愉快的私人交易,但后果却不可想象。 罗纳尔多前脚刚离开中国,江佩珍后脚就开始了铺天盖地的宣传。 她迅速将拍摄素材剪辑成广告片,罗纳尔多穿着那件蓝色“金嗓子”球衣,或是在“踢球”,或是手持喉宝产品。 广告一经制作完成,立刻铺天盖地地登陆中国各大主流电视台的黄金时段,进行高频次、轰炸式的播放。 效果立竿见影,凭借罗纳尔多无与伦比的全球影响力和亲和形象,金嗓子喉宝的品牌知名度瞬间爆棚,销量如火箭般蹿升。 从2003年到2007年,金嗓子借势腾飞,年销售额一度逼近7亿元人民币,江佩珍赚得盆满钵满。 而远在西班牙的罗纳尔多,未收到分文额外的代言费用。 他天真地以为,那30万美元买断的只是一次私人拍摄的“留念”权。 四年后,罗纳尔多偶然间看到了在中国热播的金嗓子广告。 屏幕上,自己俨然成了“代言人”。 他这才恍然大悟,当年那场“私人饭局”和“留念拍摄”,竟是江佩珍精心设计的商业骗局! 自己价值连城的肖像权和影响力,被对方以区区30万美元“窃取”,并用于长达四年的商业推广。 罗纳尔多深感羞辱,一度扬言要起诉金嗓子和江佩珍,索赔金额高达1000万欧元,以弥补其形象被滥用的损失和维护自身权益。 然而,跨国维权之路布满荆棘。 更令罗纳尔多团队头疼的是,金嗓子方面早有准备。 面对汹汹舆情,江佩珍和金嗓子公司矢口否认侵权。 他们甚至暗示罗纳尔多此举可能是想“碰瓷”或为后续合作抬价。 这场“罗生门”让事件陷入僵局,罗纳尔多权衡利弊后,最终无奈选择了隐忍。 最终,罗纳尔多只能吃下哑巴亏,不了了之。 2007年纠纷爆发后,金嗓子迅速签下另一位当红巴西球星卡卡作为新代言人,试图转移视线并重塑形象。 2015年,金嗓子更成功在香港上市,市值一度突破60亿港元,江佩珍本人也跻身亿万富豪行列。 然而,依靠争议营销和单一产品支撑的繁荣难以持久。 随着市场变化和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喉片销售增长乏力。 2020年5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更发布公告,因其未履行法律义务,对江佩珍依法采取限制出境措施。 曾经风光无限的金嗓子,一落千丈。 江佩珍,虽然“空手套白狼”,完成了草根逆袭。 但是,这种建立在欺骗和侵犯他人权益基础上的“成功”,终究缺乏稳固根基。 主要信源:(环球时报——差点被罗纳尔多起诉的那个金嗓子,女老板被限制出境)

评论列表

人生如梦
人生如梦 5
2025-07-07 10:42
[赞][赞][赞]
用户13xxx05
用户13xxx05 3
2025-07-07 19:48
太贵了没人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