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已怀孕32周的孕妇刘女士,因食用冰箱里过夜的凉菜感染李斯特菌。腹痛三小时后就医,剖腹产后取出来的婴儿全身青紫,好在就医及时没有造成婴儿早夭。 周末,湖北武汉,天气闷热,家家户户都开着空调避暑。32岁的刘女士挺着高高的肚子,走动已经有些吃力。 这是她与丈夫苦盼五年的孩子,从怀孕那天起,她就格外小心,饮食规律,每周产检一次,连路都尽量少走。 那天中午,丈夫单位加班,刘女士一个人在家,想着冰箱里还有昨天晚饭没吃完的拌黄瓜和凉拌木耳,便从冰箱中取出,倒了点香油和蒜泥,简单拌一拌就吃了。 “冰箱里过夜的菜,应该没事吧?我都热天里用保鲜盒封得好好的。” 她想着,便吃下肚去了。饭后小憩,原本准备午睡的刘女士突然感到一阵腹部隐隐作痛,开始以为是胎动频繁,便未在意。 可没过多久,疼痛却变得越来越强烈,像一股一股抽搐般的阵痛从小腹传来,冷汗湿透了后背。 她赶紧给丈夫打电话:“我肚子好疼,跟宫缩不太一样,好像哪儿出问题了。” 丈夫听声音不对,当即请假赶回家,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十几分钟后,救护车赶到小区门口,刘女士已经疼得坐立难安,脸色惨白,手死死捂着肚子。 送往医院的途中,她开始发烧,体温飙升至39.2℃,血压骤降,医生面色凝重:“必须立刻进行血液检查和胎儿监护,孕妇疑似感染。” 到医院不到三十分钟,产科医生结合刘女士的临床症状和血液初步化验报告,判断她极有可能是感染了李斯特菌。 这种病菌对普通人可能仅仅引起肠胃不适,但对孕妇和胎儿来说,却是一场足以致命的灾难。 “我们必须马上剖腹产,争取挽救胎儿的生命!”主治医生果断下决定。 术前准备在短时间内火速完成。医生、护士和新生儿监护团队一齐到位。手术台上,刘女士被推进产房,麻醉迅速实施。此刻距离她食用凉菜仅过去了不到四个小时。 下午3点50分,孩子被剖出子宫。 “出来了!”助产士高声喊着。但手术室内却没有响起那熟悉的新生儿啼哭声。孩子一动不动,全身青紫,嘴唇发乌,仿佛没有生命体征。 “羊水混浊,胎儿窒息!马上抢救!”儿科医生早已在一旁严阵以待,迅速实施复苏操作——清理呼吸道、正压通气、注射肾上腺素。 经过两分钟的急救,孩子终于微微蠕动,发出一声嘶哑的哭声。 手术室内顿时松了一口气。 “万幸,来得及时。”产科主任说。 孩子被立即送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而刘女士在术后也被转入产妇观察室进行抗感染治疗。医生通过血液培养确诊刘女士感染的正是李斯特菌 。 这是一种耐寒能力极强的细菌,即使在零度以下的冰箱环境中也可存活繁殖,尤其偏爱乳制品、冷食、熟食和凉拌菜。 而刘女士吃的那份凉拌黄瓜,正是这场风波的源头。由于制作时未彻底清洗处理,加上长时间放置,即便冷藏,也给了李斯特菌滋生的机会。 丈夫焦急地守在NICU门口,眼圈通红。“她孕晚期特别小心,那天就是饿了,想着不麻烦就随便吃了点,没想到差点出大事。” 医生表示,李斯特菌感染在孕妇中虽然并不常见,但一旦感染,后果非常严重。它可通过胎盘传播至胎儿,引发流产、死胎、新生儿败血症或脑膜炎。 尤其在孕晚期,一旦感染,往往需要紧急剖宫产抢救。 经过72小时的抢救与抗感染治疗,婴儿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医护人员每天密切观察他的呼吸、心跳、血氧和脑部发育情况。 第五天,宝宝终于脱离了危险,转入普通病房。而刘女士在抗生素治疗下,感染也得到了控制。 这场突如其来的惊险,给刘女士一家敲响了警钟。她出院时含泪表示:“谁能想到,一盘冰箱里的凉菜,差点让我痛失孩子。” 医生最后提醒所有孕妇,尤其是孕晚期的女性,一定要避免食用未加热的剩饭剩菜、凉拌菜、生乳制品和冷藏熟食。在这个阶段,任何轻忽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