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越高,心事越多,的确是真的 我曾经有个女来访者,清华硕士,三十出头...
学历越高,心事越多,的确是真的
我曾经有个女来访者,清华硕士,三十出头
她跟我聊着聊着忽然说:“我不知道自己到底焦虑什么,但我每天都觉得心里打仗。”
她说:
“我每天都像在追一班永远赶不上的火车,但我根本不知道终点在哪。我爸妈觉得我特别优秀,我老板说我潜力无限,可我自己总感觉,生活好像哪里出了错。”
这种焦虑,不是因为“没得选”,而是因为“太清醒”
学历越高的人,逻辑强、认知高、自省力也高,结果就是容易陷入过度思考的怪圈
普通人困在生活的柴米油盐,高学历的人往往困在自己的思维回路里
你问她到底在焦虑什么,她也说不上来一个明确答案,但她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异常敏感
甚至会因为“我是不是没把自己的学历和能力用到最好”而陷入深夜的自我拉扯
这就是典型的“认知型焦虑”:不是你情绪太多,而是你对“可控感”的需求太强;不是你能力不够,而是你给自己的标准太高了
我后来跟她说一句话,她听完直接沉默了十几秒:
“你不是太脆弱,是太清醒。”
既然脑子好使,不如这样用:
1. 给自己定一个“阶段性的底线标准”——别上来就自我施压,先把日子过顺一点再谈理想
2. 接纳人生的“不确定”——不是所有决定都能十全十美,做减法,比做加法更重要
3. 建立一个“可控的节奏感”——比如每3个月做一次调整,不求完美,只求稳步推进
高学历不是枷锁,而是一种更高效的内在资源。焦虑,其实是在提醒你:是时候升级你的内在操作系统了
你太容易“看清”,但也太容易“看重”了,思考是天赋,但没边界的清醒,会让你把快乐也过度解构
别急着做对,更别急着看破,允许自己慢一点,才有可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