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30多个美国博士头衔的胡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曾一语惊人:“东周以前的历史靠不住,尤其是三皇五帝、夏商周这些,听着像传说”。 他说:历史不能光靠书本,得有实打实的证据。中国可信的历史得从公元前841年的“共和元年”算起,之前的全是雾里看花。 胡先生讲出这番言论的时候,殷墟已发掘出甲骨文,商朝的历史已被坐实了。 胡先生一向对西方文明崇拜至极,认为西方的月亮都是圆的,而中国历史上文明不如糟粕多,社会制度更是落后的不行不行的。 客观的说,在殷墟甲骨文出土前,商朝同样被视为传说。但甲骨文中商王世系与《史记·殷本纪》的记载高度吻合,证实了司马迁对商代框架的记录基本可靠。 二里头遗址距今3800–3500年,考古发现了宫殿基址、青铜礼器、绿松石龙形器等,时空范围、社会复杂度均指向文献中的“夏”。 尽管未发现“夏”字直接证据,但考古界普遍认为二里头即夏中晚期都城,是最早的中国概念。 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距今约5300年,在那里已经发现了水利工程、祭坛、玉琮神徽,证明长江流域早于夏朝已出现了早期国家形态。 石峁遗址距今约4300年,巨量的城垣、玉器、壁画,与文献中黄帝“邑于涿鹿之阿”的地理位置契合。 这些实打实的出土文物,有据可考的历史遗迹,胡先生难道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吗? 想当年,希腊特洛伊战争被视为神话,直到施里曼发掘遗址,才被视为史实。胡先生以“无文字不立史”否认同期文明,但印加文明无文字却存庞大帝国遗迹。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寺观象台比巨石阵早500年,凌家滩的玉版八卦图,这些都足以证明高精度知识体系无需文字亦可传承。 这些年,许多人将胡先生捧为哲学历史学的天花板级别,成为某些公知的祖师爷,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被某些人视为圭臬。 若按这位胡先生的观点,“证据不完美”就切断五帝至夏商的探索,无异于给婴儿洗澡的时候,将婴儿与洗澡水一同倒掉,您说是不是?